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调制理论论文

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调制识别算法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调制识别技术应用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本文内容安排第16-18页
第2章 调制识别相关理论基础第18-30页
    2.1 信号预处理第19-24页
        2.1.1 数字正交变换第19-21页
        2.1.2 信噪比估计第21-22页
        2.1.3 载波频率估计第22-24页
    2.2 基本特征参量第24-27页
        2.2.1 瞬时特征值第24-26页
        2.2.2 高阶累积量第26-27页
    2.3 中频失配的影响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调制识别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第30-48页
    3.1 调制识别算法分析第30-36页
        3.1.1 信号频谱对称度第30-32页
        3.1.2 归一化中心瞬时幅度频谱密度的最大值第32页
        3.1.3 零中心非弱信号段瞬时相位非线性分量的标准偏差第32-33页
        3.1.4 归一化中心瞬时幅度的方差第33-34页
        3.1.5 归一化中心瞬时频率四阶矩第34页
        3.1.6 归一化中心瞬时频率的方差第34-35页
        3.1.7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特征参数第35-36页
    3.2 基于决策树分类器的算法流程设计第36-40页
        3.2.1 分类特征参数门限值的确定第39-40页
        3.2.2 调制识别算法的仿真验证第40页
    3.3 调制识别系统的方案设计第40-47页
        3.3.1 识别芯片的选择介绍第41-42页
        3.3.2 FPGA功能模块设计第42-43页
        3.3.3 DSP功能模块设计第43-45页
        3.3.4 调制识别系统通信机制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调制识别系统的实现第48-68页
    4.1 调制识别系统整体框架第48-49页
    4.2 FPGA主要功能实现第49-56页
        4.2.1 异步数据同步接收第49-51页
        4.2.2 数字下变频的实现第51-56页
    4.3 DSP主要功能实现第56-62页
        4.3.1 系统控制模块实现第56-58页
        4.3.2 软件模块实现第58-62页
    4.4 调制识别系统通信机制第62-67页
        4.4.1 FPGA与DSP间通信第62-64页
        4.4.2 DSP与上位机间通信第64-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系统性能测试第68-75页
    5.1 测试系统框架第68-69页
    5.2 识别系统性能测试流程第69-71页
        5.2.1 识别测试步骤第69-70页
        5.2.2 测试参数设置第70-71页
    5.3 识别系统测试与分析第71-74页
        5.3.1 调制识别性能测试第71-73页
        5.3.2 调制识别结果分析第73-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6.1 主要工作总结第75-76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7nt miRNA对eNOS调节及HUVECs增殖相关因子AP-1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鼓励广西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