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喜剧电影人物的狂欢化特征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近年来喜剧电影的狂欢化研究概况 | 第7-9页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 第9-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人物身份性格的狂欢化特征 | 第13-22页 |
2.1 喜剧人物与狂欢化的关系 | 第13-15页 |
2.2 身份性格的狂欢化特征 | 第15-20页 |
2.2.1 身份的边缘化 | 第17-18页 |
2.2.2 性格的矛盾体 | 第18-20页 |
2.3 身份性格边缘化在电影中的功用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人物表现形式的狂欢化特征 | 第22-38页 |
3.1 外貌形象 | 第22-29页 |
3.1.1 丑陋的人物形象 | 第22-23页 |
3.1.2 自由的人物形象 | 第23-25页 |
3.1.3 粗鄙的人物形象 | 第25-27页 |
3.1.4 颠覆的人物形象 | 第27-29页 |
3.2 语言 | 第29-33页 |
3.2.1 赞美 | 第30-31页 |
3.2.2 诅咒与发誓 | 第31-32页 |
3.2.3 笑 | 第32-33页 |
3.3 动作 | 第33-38页 |
3.3.1 对中心人物的脱冕 | 第34-36页 |
3.3.2 对边缘人物的加冕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人物所处环境的狂欢化特征 | 第38-42页 |
4.1 时空环境 | 第38-39页 |
4.1.1 矛盾的空间环境 | 第38页 |
4.1.2 错综复杂的时间 | 第38-39页 |
4.2 人文环境 | 第39-42页 |
4.2.1 群体性表演 | 第39-40页 |
4.2.2 自由平等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周星驰喜剧对于当代生活的影响 | 第42-49页 |
5.1 积极作用 | 第42-47页 |
5.1.1 塑造平民大众喜欢的电影形象 | 第42-44页 |
5.1.2 扩大审美范围 | 第44-46页 |
5.1.3 思想解放 | 第46-47页 |
5.2 消极作用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