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目录 | 第11-13页 |
| 1 绪论 | 第13-27页 |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7页 |
| 1.2.1 药用植物发根培养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1.2.2 植物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 1.2.3 苯丙氨酸解氨酶、查尔酮合成酶和查尔酮异构酶研究进展 | 第22-27页 |
| 2 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条件优化 | 第27-41页 |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 2.1.1 试验材料 | 第27-28页 |
| 2.1.2 仪器和设备 | 第28-29页 |
| 2.1.3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 2.2.1 外植体类型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 2.2.2 预培养时间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 2.2.3 侵染时间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2.2.4 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培养与诱导发根相关基因的PCR检测 | 第34-36页 |
| 2.2.5 不同液体培养基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生长及鱼藤酮合成的影响 | 第36-38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 3 喜马拉雅紫茉莉PAL、CHS和CHI基因克隆与分析 | 第41-69页 |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9页 |
| 3.1.1 试验材料 | 第41-43页 |
| 3.1.2 仪器和设备 | 第43页 |
| 3.1.3 研究方法 | 第43-49页 |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9-67页 |
| 3.2.1 喜马拉雅紫茉莉PAL基因克隆与分析 | 第49-53页 |
| 3.2.2 喜马拉雅紫茉莉CHS基因克隆与分析 | 第53-58页 |
| 3.2.3 喜马拉雅紫茉莉CHI基因克隆与分析 | 第58-62页 |
| 3.2.4 MhPAI、MhCHS和MhCHI组织表达分析 | 第62-67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4 喜马拉雅紫茉莉PAL蛋白质功能研究 | 第69-75页 |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1页 |
| 4.1.1 试验材料 | 第69页 |
| 4.1.2 仪器和设备 | 第69页 |
| 4.1.3 研究方法 | 第69-71页 |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71-73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5. 喜马拉雅紫茉莉转MHCHS/MHCHI基因研究 | 第75-87页 |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5-77页 |
| 5.1.1 试验材料 | 第75-76页 |
| 5.1.2 仪器和设备 | 第76页 |
| 5.1.3 研究方法 | 第76-77页 |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77-84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84-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7页 |
| 缩写词表 | 第97-98页 |
| 个人简介 | 第98-99页 |
| 导师简介 | 第99-101页 |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101-102页 |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