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田园词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22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四、本文研究时段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22页 |
第一章 清代前期田园词创作的现实环境和词人心态 | 第22-44页 |
第一节 清代前期田园词创作的政治背景与文人关系 | 第22-28页 |
一、顺治时期的外济与内防 | 第22-24页 |
二、康雍时期的恩威并施 | 第24-26页 |
三、乾隆一朝的高压统治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清代前期田园词创作的文化影响 | 第28-35页 |
一、地域文化的浸染 | 第28-32页 |
二、家学宗风的内化 | 第32-35页 |
第三节 清代前期田园创作主体的心态分析与现实抉择 | 第35-44页 |
一、心灵自赎 | 第36-39页 |
二、避时与自保 | 第39-42页 |
三、遁世与自适 | 第42-44页 |
第二章 清代前期田园词的题材分类 | 第44-74页 |
第一节 田园牧歌中的风光与人情 | 第44-55页 |
一、清新灵动的田园风光 | 第44-49页 |
二、浓厚质朴的田园人情 | 第49-55页 |
第二节 闲适隐逸中的虚拟与现实 | 第55-64页 |
一、虚拟之田园 | 第55-58页 |
二、现实之田园 | 第58-64页 |
第三节 民生苦乐中的慨叹与向往 | 第64-74页 |
一、为农人代言民生苦乐 | 第64-69页 |
二、为词人书写太平济世 | 第69-74页 |
第三章 清代前期田园词的艺术探析 | 第74-102页 |
第一节 审美意象的多重性 | 第74-84页 |
一、人物意象 | 第74-76页 |
二、动植物意象 | 第76-79页 |
三、象征意象 | 第79-84页 |
第二节 语言特色的丰富性 | 第84-92页 |
一、语言的自然之趣 | 第84-89页 |
二、语言的色彩斑斓 | 第89-92页 |
第三节 叙述结构的独特性 | 第92-102页 |
一、田园词表层叙述结构 | 第92-95页 |
二、田园词深层叙述结构 | 第95-102页 |
结语 | 第102-104页 |
附录 | 第104-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作者简历 | 第114-11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