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板内气液分离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气液分离的机理与分类 | 第8-10页 |
1.3 波纹板气液分离原理 | 第10-11页 |
1.4 波纹板气液分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波纹板气液分离动力学理论研究 | 第14-24页 |
2.1 液滴在波纹板通道内的受力分析 | 第14-15页 |
2.1.1 气流对液滴的曳力作用 | 第14页 |
2.1.2 液滴受到的其他作用力 | 第14-15页 |
2.2 液滴运动方程 | 第15-16页 |
2.3 波纹板气液分离机理模型 | 第16-21页 |
2.3.1 波纹板内层流弯曲流动的塞流模型 | 第16-19页 |
2.3.2 波纹板内湍流流动时的横混模型 | 第19-21页 |
2.4 波纹板气液分离性能及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2.4.1 主要性能 | 第21-23页 |
2.4.2 影响因素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波纹板气液分离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24-34页 |
3.1 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理论 | 第24-29页 |
3.1.1 数值模拟方法和分类 | 第24-25页 |
3.1.2 气液两相流模型 | 第25-26页 |
3.1.3 离散相模型 | 第26-27页 |
3.1.4 湍流模型 | 第27-28页 |
3.1.5 离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耦合 | 第28-29页 |
3.2 波纹板气液分离的数值模拟 | 第29-30页 |
3.2.1 计算模型和网格划分 | 第29页 |
3.2.2 计算策略 | 第29页 |
3.2.3 边界条件 | 第29-30页 |
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3.4 结果对比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波纹板结构参数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34-47页 |
4.1 基本参数的确定 | 第34-36页 |
4.1.1 液滴的尺寸分布 | 第34-35页 |
4.1.2 计算工况 | 第35-36页 |
4.2 波纹板分离效率的分析 | 第36-41页 |
4.2.1 流速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4.2.2 波纹倾角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4.2.3 板间距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39-41页 |
4.3 波纹板进出口压降的分析 | 第41-45页 |
4.3.1 流速对压降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2 波纹倾角对压降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3 板间距对压降的影响 | 第43-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波纹板分离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47-58页 |
5.1 波纹板气液分离实验设计 | 第47-52页 |
5.1.1 雾化装置 | 第49-50页 |
5.1.2 分离装置 | 第50-51页 |
5.1.3 测量系统 | 第51-52页 |
5.2 波纹板气液分离实验测试方法 | 第52-53页 |
5.2.1 测试步骤 | 第52页 |
5.2.2 分离效率计算 | 第52-53页 |
5.3 波纹板气液分离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5.3.1 效率特性 | 第53-54页 |
5.3.2 压降特性 | 第54-55页 |
5.4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比较 | 第55-57页 |
5.4.1 分离效率的比较 | 第55-56页 |
5.4.2 压降的比较 | 第56-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