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路线图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银行欺诈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银行欺诈风险概述 | 第17-18页 |
2.2 银行欺诈风险管理框架 | 第18-19页 |
2.3 银行欺诈风险管理方法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国内外银行欺诈风险管理实践比较 | 第21-34页 |
3.1 国外银行欺诈风险管理实践现状 | 第21-25页 |
3.1.1 国外银行欺诈风险管理监管体系 | 第21-23页 |
3.1.2 国外银行欺诈风险管理实践 | 第23-25页 |
3.2 国内银行欺诈风险管理现状 | 第25-27页 |
3.2.1 国内银行欺诈风险管理监管体系 | 第25-26页 |
3.2.2 国内银行欺诈风险管理实践 | 第26-27页 |
3.3 国内银行相较国外银行欺诈风险管理的比较分析 | 第27-34页 |
3.3.1 国内商业银行相较国外银行的欺诈风险表现特征 | 第27-28页 |
3.3.2 国内商业银行相较国外银行欺诈风险的管理环境 | 第28-29页 |
3.3.3 国内欺诈风险管理水平与国外管理水平的差距 | 第29-31页 |
3.3.4 国外银行欺诈风险管理对国内银行的借鉴意义 | 第31-34页 |
第四章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34-49页 |
4.1 浦发银行经营情况 | 第34-36页 |
4.1.1 浦发银行概况 | 第34页 |
4.1.2 浦发银行经营战略规划和环境展望 | 第34-36页 |
4.2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理现状 | 第36-40页 |
4.2.1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理架构 | 第36-39页 |
4.2.2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理措施 | 第39页 |
4.2.3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理效果 | 第39-40页 |
4.3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实例 | 第40-47页 |
4.3.1 银行员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 第40-42页 |
4.3.2 银行员工收受商业贿赂 | 第42-44页 |
4.3.3 银行从业人员票据诈骗案 | 第44-45页 |
4.3.4 银行从业人员职务侵占案 | 第45-47页 |
4.4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 第49-65页 |
5.1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理框架 | 第49-59页 |
5.1.1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理理念 | 第49-50页 |
5.1.2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第50-51页 |
5.1.3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控策略 | 第51-53页 |
5.1.4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控方法 | 第53-56页 |
5.1.5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控手段 | 第56-57页 |
5.1.6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理监督机制 | 第57-59页 |
5.2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智能识别 | 第59-63页 |
5.2.1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智能识别机制 | 第59-60页 |
5.2.2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智能识别案例 | 第60-63页 |
5.3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的度量 | 第63-65页 |
5.3.1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发生概率 | 第63页 |
5.3.2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核心指标 | 第63页 |
5.3.3 浦发银行欺诈风险管理指标 | 第63-6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