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道编码理论论文

(71,36,11)平方剩余码的代数译码及软判决译码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注释表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
    1.2 QR码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第13-14页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4-15页
第2章 QR码的基本原理第15-29页
    2.1 QR码的定义与性质第15-16页
    2.2 QR码的编码第16-17页
    2.3 QR码的译码第17-19页
    2.4 (71,36,11)QR码的代数硬判决译码算法第19-27页
        2.4.1 未知校正子的计算第19-20页
        2.4.2 基于IFBM算法的代数硬判决译码算法第20-24页
        2.4.3 Lee’s ADA算法第24-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基于可靠性的软判决译码算法第29-40页
    3.1 软判决译码第29-33页
        3.1.1 软判决译码度量第29-31页
        3.1.2 基于可靠性的一般译码方法第31-33页
    3.2 GMD译码算法与Chase译码算法第33-35页
        3.2.1 GMD译码算法第33-34页
        3.2.2 Chase译码算法第34-35页
    3.3 最优性充分条件第35-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71,36,11)QR码的代数译码与软判决译码研究第40-58页
    4.1 一种改进的(71,36,11)QR码的代数译码算法第40-46页
        4.1.1 v = 4 时错误位置多项式的推导第40-42页
        4.1.2 优化判断条件第42-46页
    4.2 基于Chase II的软判决译码第46-48页
    4.3 两种新的软判决译码算法第48-53页
        4.3.1 一种改变Chase II翻转方式的软判决译码第48-49页
        4.3.2 基于可靠性移位搜索算法的软判决译码第49-53页
    4.4 AWGN信道下的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第53-57页
        4.4.1 (71,36,11)QR码的代数译码与软判决译码的仿真与性能分析第54-55页
        4.4.2 (71,36,11)QR码的各种软判决译码算法的仿真与性能分析第55-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结论与未来工作第58-60页
    5.1 本文结论第58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录A 多项式f(S_7)与g(S_7)的系数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化硼纳米管的气体吸附和扩散性能的分子模拟研究
下一篇:MOF材料负载酶及其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