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声学工程论文--水声工程论文

水声阵列波束形成的FPGA实现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第9页
    1.2 波束形成实现研究的发展与现状第9-10页
    1.3 论文研究意义及工作内容第10-11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1-13页
第2章 波束形成算法原理及仿真第13-27页
    2.1 波束形成第13-15页
        2.1.1 阵列信号的数学模型第13页
        2.1.2 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参数的研究第13-15页
    2.2 常规波束形成算法第15-18页
        2.2.1 时域波束形成算法第15-17页
        2.2.2 频域波束形成算法第17-18页
        2.2.3 加权波束形成第18页
    2.3 基于FFT的相移多波束形成算法第18-25页
        2.3.1 相移多波束形成算法推导第18-20页
        2.3.2 相移多波束形成算法的物理意义分析第20页
        2.3.3 相移多波束形成算法仿真与分析第20-23页
        2.3.4 相移多波束形成算法优缺点的研究与分析第23-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第27-41页
    3.1 系统硬件架构及数据流向设计第27-29页
    3.2 芯片选型第29-32页
        3.2.1 FPGA芯片的选择第29-30页
        3.2.2 ADC芯片的选择第30-32页
        3.2.3 USB芯片的选择第32页
    3.3 PCB制板第32-35页
        3.3.1 Protel介绍第34页
        3.3.2 布局布线常识第34-35页
    3.4 多通道技术第35-36页
    3.5 硬件调试问题研究第36-38页
    3.6 系统硬件平台及性能介绍第38-39页
    3.7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上位机设计第41-47页
    4.1 接口协议的选择第41页
    4.2 USB协议研究与分析第41-43页
        4.2.1 USB设备枚举第42页
        4.2.2 USB协议的数据传输类型第42-43页
    4.3 CY7C68001 API第43页
    4.4 系统上位机设计第43-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AD芯片和USB芯片的FPGA控制方案设计与实现第47-61页
    5.1 FPGA程序的解释说明第47-48页
    5.2 有限状态机第48-49页
    5.3 AD芯片模块设计与实验第49-53页
    5.4 AD板多通道数据间的相位差性能研究第53-54页
    5.5 USB芯片模块设计与实现第54-57页
    5.6 数据采集器第57-59页
    5.7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6章 相移波束形成算法的FPGA实现第61-73页
    6.1 波束形成算法的FPGA程序架构设计第61-62页
    6.2 混合通道滤波模块设计第62-64页
    6.3 正交下变频的设计实现第64-66页
    6.4 FFT核的研究分析第66-68页
    6.5 波束形成算法的实现第68-71页
    6.6 波束形成模块的板级测试第71-72页
    6.7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7章 消声水池实验第73-85页
    7.1 现场实验环境及仪器参数介绍第73-75页
    7.2 单目标不加窗波束形成实验第75-80页
    7.3 单目标加窗波束形成实验第80-81页
    7.4 双目标加窗波束形成实验第81-83页
    7.5 波束形成系统性能说明第83页
    7.6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8.1 总结第85页
    8.2 展望第85-87页
致谢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无线专网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面向CoITS的无线接入网QoS MAC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