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分析的庆阳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内容概要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 第17-23页 |
·循环经济定义与内涵 | 第17-18页 |
·循环经济定义 | 第17页 |
·循环经济内涵 | 第17-18页 |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循环经济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物质流分析方法 | 第20页 |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生态效率评价方法 | 第21页 |
·能值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基于能值理论的循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 第23-29页 |
·能值理论 | 第23-24页 |
·基本概念 | 第23页 |
·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能值分析方法与步骤 | 第24-25页 |
·能值分析指标体系 | 第25-29页 |
·反映系统能值结构的指标 | 第25-26页 |
·反映系统生态效率的指标 | 第26-27页 |
·反映系统废弃物利用与环境承载状况的指标 | 第27-28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庆阳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 第29-54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9-35页 |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第29页 |
·资源禀赋与资源消耗 | 第29-31页 |
·经济发展与社会基础 | 第31-34页 |
·清洁生产与节能降耗 | 第34页 |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 第34-35页 |
·庆阳市能值分析 | 第35-42页 |
·能值流量 | 第36-37页 |
·能值结构 | 第37页 |
·生态效率 | 第37-40页 |
·废弃物利用与环境承载状况 | 第40-41页 |
·可持续发展指数 | 第41-42页 |
·县区能值对比分析 | 第42-52页 |
·能值流量 | 第42-45页 |
·生态效率 | 第45-47页 |
·废弃物利用与环境承载状况 | 第47-50页 |
·可持续发展指数 | 第50-52页 |
·基于能值分析结果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重点探讨 | 第52-54页 |
·系统结构 | 第52页 |
·系统效率 | 第52页 |
·废弃物利用与环境承载状况 | 第52-53页 |
·系统综合评价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基于能值分析的庆阳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 第54-78页 |
第一节 发展思路及主要任务 | 第54-58页 |
·指导思想 | 第54页 |
·基本原则 | 第54-55页 |
·发展战略 | 第55-56页 |
·主要目标 | 第56页 |
·主要任务 | 第56-58页 |
第二节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 第58-78页 |
·总体框架 | 第58-59页 |
·区域发展体系 | 第59页 |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 第59-67页 |
·循环经济型工业发展 | 第59-61页 |
·循环经济型农业发展 | 第61-62页 |
·服务业循环经济体系 | 第62页 |
·静脉产业 | 第62页 |
·案例研究1:煤电产业 | 第62-65页 |
·案例研究2:静脉产业 | 第65-67页 |
·生态工业园区网络构建 | 第67-73页 |
·发展基础及存在的问题 | 第67-68页 |
·设计思路 | 第68页 |
·园区生态系统设计 | 第68-69页 |
·案例研究1:西峰石化工业园区 | 第69-71页 |
·案例研究2:驿马出口创汇示范园区 | 第71-73页 |
·支撑体系建设 | 第73-76页 |
·关键技术 | 第73-74页 |
·基础设施建设 | 第74页 |
·能源保障 | 第74-75页 |
·节水型社会建设 | 第75页 |
·信息平台建设 | 第75页 |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 第75-76页 |
·政策保障体系 | 第76-78页 |
·贯彻循环经济法律法规 | 第76页 |
·成立循环经济领导机构,完善考核机制 | 第76页 |
·强化资源环境管理 | 第76-77页 |
·完善制度建设 | 第77页 |
·加强宣传教育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80页 |
·主要结论 | 第78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