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1 离子液体 | 第10-13页 |
1.1.1 离子液体的定义 | 第10页 |
1.1.2 离子液体的发展史 | 第10-11页 |
1.1.3 离子液体的优点 | 第11-12页 |
1.1.4 离子液体的制备 | 第12-13页 |
1.2 离子液体的结构 | 第13-14页 |
1.2.1 离子液体结构的仪器表征 | 第13-14页 |
1.2.2 离子液体结构的计算机模拟 | 第14页 |
1.2.3 离子液体的液晶性质 | 第14页 |
1.3 功能化离子液体 | 第14-17页 |
1.3.1 碱性离子 | 第15页 |
1.3.2 酸性离子 | 第15页 |
1.3.3 选择溶解功能化离子液体 | 第15-16页 |
1.3.4 功能材料离子液体 | 第16页 |
1.3.5 氘带咪唑离子液体 | 第16页 |
1.3.6 氨基酸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 | 第16页 |
1.3.7 具有生物活性的离子液体 | 第16-17页 |
1.3.8 手性离子液体 | 第17页 |
1.4 离子液体的应用 | 第17-20页 |
1.4.1 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4.2 离子液体在分离分析及纯化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1.4.3 离子液体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 第20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碱性离子液体催化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 | 第21-37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2.3 碱性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22-23页 |
2.2.4 实验步骤 | 第2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33页 |
2.3.1 催化剂用量对Knoevenagel反应的影响 | 第23页 |
2.3.2 不同物料配比对Knoevenagel反应的影响 | 第23-28页 |
2.3.3 温度对Knoevenagel反应的影响 | 第28-30页 |
2.3.4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 第30-33页 |
2.4 Knoevenagel反应产物的表征 | 第33-36页 |
2.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氧杂蒽衍生物 | 第37-50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37-38页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8页 |
3.2.3 酸性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38-39页 |
3.2.4 实验步骤 | 第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8页 |
3.3.1 催化剂用量对氧杂蒽类衍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2 温度对氧杂蒽类衍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3 不同物料配比对氧杂蒽类衍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42-46页 |
3.3.4 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 | 第46-48页 |
3.4 氧杂蒽类衍生物产物的表征 | 第48-49页 |
3.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二吲哚甲烷衍生物 | 第50-62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4.2.1 主要试剂 | 第50-51页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1页 |
4.2.3 酸性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51页 |
4.2.4 实验步骤 | 第51-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4.3.1 催化剂用量对二吲哚甲烷衍生物反应的影响 | 第52页 |
4.3.2 温度对二吲哚甲烷衍生物反应的影响 | 第52-54页 |
4.3.3 不同物料配比对二吲哚甲烷衍生物反应的影响 | 第54-57页 |
4.3.4 回收催化剂对而吲哚甲烷衍生物的再次催化 | 第57-59页 |
4.4 二吲哚甲烷产物的表征 | 第59-60页 |
4.5 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专利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