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5页 |
1.2 中外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8页 |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2 文章结构 | 第19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9-22页 |
1.4.1 创新点 | 第19-20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0-22页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分析 | 第22-30页 |
2.1 O2O外卖平台公司业务模式界定 | 第22-24页 |
2.1.1 订单提成业务 | 第23页 |
2.1.2 服务费业务 | 第23页 |
2.1.3 网络广告业务 | 第23页 |
2.1.4 竞价排名业务 | 第23页 |
2.1.5 物流配送业务 | 第23-24页 |
2.1.6 会员卡业务 | 第24页 |
2.2 收入确认相关会计基础及准则规定 | 第24-27页 |
2.2.1 收入确认会计基础 | 第24-25页 |
2.2.2 收入确认相关准则规定 | 第25-27页 |
2.3 O2O外卖平台公司收入确认特点 | 第27-30页 |
2.3.1 交易环节的复杂性 | 第27-28页 |
2.3.2 外卖订单要素的多样性 | 第28-30页 |
3 百度外卖平台收入确认案例分析 | 第30-40页 |
3.1 百度外卖平台公司简介 | 第30页 |
3.2 百度外卖各业务模式收入会计处理情况 | 第30-32页 |
3.2.1 订单提成业务收入会计处理情况 | 第30-31页 |
3.2.2 服务费收取业务收入会计处理情况 | 第31页 |
3.2.3 竞价排名业务收入会计处理情况 | 第31页 |
3.2.4 自营物流配送业务收入会计处理情况 | 第31-32页 |
3.2.5 会员卡业务收入会计处理情况 | 第32页 |
3.3 现行准则下百度外卖收入确认存在问题 | 第32-36页 |
3.3.1 优惠活动带来的收入金额确认问题 | 第32-33页 |
3.3.2 自营物流带来的“代理人”身份判断问题 | 第33-34页 |
3.3.3 包含多项要素的“外卖订单”金额确认问题 | 第34-35页 |
3.3.4 按点击次数收费带来的收入确认时点不确定问题 | 第35页 |
3.3.5 会员卡业务收入确认时点问题 | 第35-36页 |
3.3.6 收入确认问题小结 | 第36页 |
3.4 征求意见稿对百度外卖的收入确认影响分析 | 第36-40页 |
3.4.1 “控制权转移”对收入确认时点问题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2 五步骤模型对多要素外卖订单的收入确认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3 小结 | 第38-40页 |
4 完善O2O外卖平台公司收入确认的对策和建议 | 第40-44页 |
4.1 对O2O外卖平台公司的建议 | 第40-41页 |
4.1.1 采纳完工百分比法处理会员卡业务 | 第40页 |
4.1.2 应用五步骤模型对外卖订单进行收入确认 | 第40页 |
4.1.3 采用净价法处理自营物流模式业务 | 第40-41页 |
4.1.4 费用化处理“满减红包”等优惠活动 | 第41页 |
4.2 完善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建议 | 第41-42页 |
4.2.1 明确“控制权转移”的判断标准 | 第41页 |
4.2.2 增加“当事人”和“代理人”判断标准 | 第41-42页 |
4.2.3 加强单独履约义务金额评估方法的披露要求 | 第42页 |
4.2.4 增加一段时期内履约义务确认时点的指引 | 第42页 |
4.2.5 制定配套的概念框架 | 第42页 |
4.3 总结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