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抗辩证据获取与运用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3 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1.5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1.6 创新点 | 第16页 |
| 第2章 专利侵权抗辩证据获取与运用障碍 | 第16-24页 |
| 2.1 现有技术/设计抗辩证据获取与运用障碍 | 第17-19页 |
| 2.2 否定专利权效力的抗辩证据获取与运用障碍 | 第19-21页 |
| 2.3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抗辩证据获取与运用障碍 | 第21-23页 |
| 2.4 侵犯专利权的其他抗辩证据获取与运用障碍 | 第23-24页 |
| 第3章 专利侵权抗辩证据的获取与留存策略 | 第24-37页 |
| 3.1 证据获取来源 | 第24-25页 |
| 3.2 证据获取策略 | 第25-32页 |
| 3.2.1 当事人与律师自行收集 | 第25-28页 |
| 3.2.2 申请法院进行调查取证 | 第28-30页 |
| 3.2.3 司法鉴定 | 第30页 |
| 3.2.4 证据保全公证 | 第30-32页 |
| 3.3 证据的筛选 | 第32-37页 |
| 3.3.1 应当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 第32-33页 |
| 3.3.2“瑕疵证据”的筛选与补正 | 第33-36页 |
| 3.3.3 考虑证据运用的风险 | 第36-37页 |
| 第4章 专利侵权抗辩证据运用策略 | 第37-44页 |
| 4.1 现有技术/设计证据的运用策略 | 第37-39页 |
| 4.2 否定专利权效力证据的运用策略 | 第39-40页 |
| 4.3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证据的策略 | 第40-42页 |
| 4.4 其他抗辩证据的运用策略 | 第42-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