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的空间格局及可达性区划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3-14页
        1.2.1 研究目标第13页
        1.2.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 研究区概况第14-15页
        1.3.1 概念的界定第14页
        1.3.2 范围的界定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3页
    2.1 森林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2.1.1 国外森林旅游研究现状第17-18页
        2.1.2 国内森林旅游研究现状第18-19页
        2.1.3 国内外森林旅游研究总结第19页
    2.2 旅游空间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2.2.1 国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现状第19-20页
        2.2.2 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现状第20-21页
        2.2.3 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总结第21页
    2.3 可达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3页
        2.3.1 可达性含义研究现状第21页
        2.3.2 可达性实证研究现状第21-22页
        2.3.3 国内外可达性研究总结第22-23页
3 森林公园空间分布特征第23-28页
    3.1 空间分布模式第24-26页
        3.1.1 森林公园总体分布模式第24页
        3.1.2 不同等级森林公园分布模式第24-26页
    3.2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第26-27页
        3.2.1 森林公园总体分布的均衡性第26页
        3.2.2 不同等级森林公园分布的均衡性第26-27页
    3.3 空间分布的核密度第27-28页
        3.3.1 森林公园总体分布的核密度第27页
        3.3.2 不同等级森林公园分布的核密度第27-28页
4 可达性评价第28-34页
    4.1 可达性评价系统的构建第28-29页
        4.1.1 评价指标第28页
        4.1.2 资料与步骤第28-29页
    4.2 森林公园可达性评价第29-31页
        4.2.1 全部森林公园可达性评价第29-30页
        4.2.2 国家级森林公园可达性评价第30-31页
    4.3 城镇可达性评价第31-34页
        4.3.1 县级城镇可达性评价第31-32页
        4.3.2 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可达性评价第32-34页
5 森林公园区划研究第34-42页
    5.1 森林公园小区划分第34-36页
    5.2 森林公园亚区划分第36-37页
    5.3 森林公园大区划分第37-42页
6 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建议第42-47页
    6.1 优化森林公园旅游布局,统筹设计旅游线路第42-43页
        6.1.1 协调森林公园旅游的布局第42页
        6.1.2 实施旅游线路统筹设计第42-43页
        6.1.3 部署旅游线路相关配套第43页
    6.2 完善交通网络,提升旅游交通便利第43-44页
        6.2.1 统筹规划交通线路第43-44页
        6.2.2 完善交通衔接方式第44页
        6.2.3 设置旅游交通专线第44页
    6.3 依托森林公园区划,实现旅游资源共享第44-45页
        6.3.1 职能一体化第44-45页
        6.3.2 规划一体化第45页
        6.3.3 区域一体化第45页
    6.4 保护森林旅游资源,提高景区服务质量第45-47页
        6.4.1 积极寻找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第46页
        6.4.2 完善森林旅游服务设施配套第46页
        6.4.3 建立森林公园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第46-4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7.1 主要结论第47-48页
    7.2 不足和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ED红/蓝光辅助伤口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一篇: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风险评估量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