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思考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1.2.1 国外研究 | 第11-12页 |
| 1.2.2 国内研究 | 第12-13页 |
| 1.2.3 述评 | 第13页 |
| 1.3 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 1.4 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 第13-14页 |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 2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15-23页 |
| 2.1 基本概念 | 第15-19页 |
| 2.1.1 PB业务的概念 | 第15-18页 |
| 2.1.2 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 第18页 |
| 2.1.3 风险的类别与特性 | 第18-19页 |
| 2.2 基本理论 | 第19-23页 |
| 2.2.1 风险及风险防范理论 | 第19-22页 |
| 2.2.2 金融监管理论 | 第22页 |
| 2.2.3 投资理论 | 第22-23页 |
| 3 PB业务发展现状 | 第23-35页 |
| 3.1 PB业务国外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 3.1.1 国外PB业务的发展过程 | 第23-24页 |
| 3.1.2 国外PB业务的现状 | 第24-26页 |
| 3.2 PB业务国内发展与现状 | 第26-33页 |
| 3.2.1 国内PB业务的发展过程 | 第26页 |
| 3.2.2 国内PB业务的现状 | 第26-33页 |
| 3.3 风险控制的相关法规 | 第33-35页 |
| 3.3.1 国外金融风险监管的重要法规 | 第33页 |
| 3.3.2 我国PB业务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33-35页 |
| 4 PB业务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 第35-53页 |
| 4.0 PB业务各环节关系 | 第35页 |
| 4.1 投资监督环节 | 第35-39页 |
| 4.1.1 投资监督的业务概念 | 第35-37页 |
| 4.1.2 投资监督风险识别 | 第37-38页 |
| 4.1.3 投资监督风险防范 | 第38-39页 |
| 4.2 产品估值环节 | 第39-42页 |
| 4.2.1 产品估值的业务概念 | 第39-40页 |
| 4.2.2 产品估值风险识别 | 第40-41页 |
| 4.2.3 产品估值风险防范 | 第41-42页 |
| 4.3 资金交收环节 | 第42-47页 |
| 4.3.1 资金交收的业务概念 | 第42-46页 |
| 4.3.2 资金交收风险识别 | 第46页 |
| 4.3.3 资金交收风险防范 | 第46-47页 |
| 4.4 份额登记环节 | 第47-51页 |
| 4.4.1 份额登记的业务概念 | 第47-49页 |
| 4.4.2 份额登记风险识别 | 第49-51页 |
| 4.4.3 份额登记风险防范 | 第51页 |
| 4.5 PB业务各环节的共性问题 | 第51-53页 |
|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3-57页 |
| 5.1 投资监督风险 | 第53页 |
| 5.2 产品估值风险 | 第53页 |
| 5.3 资金交收风险 | 第53-54页 |
| 5.4 份额登记风险 | 第54页 |
| 5.5 各环节共性风险 | 第54-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