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广告回避反应主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理论意义 | 第7-8页 |
·实践意义 | 第8页 |
·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内容概要 | 第8页 |
·研究结构 | 第8-9页 |
·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传统广告回避反应研究 | 第11页 |
·网络广告回避反应研究 | 第11-13页 |
·网络广告回避反应的内涵 | 第11页 |
·网络广告回避反应的类型 | 第11-12页 |
·网络广告回避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 第12-13页 |
·两者的区别 | 第13-14页 |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取得的成功 | 第14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3章 网络广告回避反应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模型 | 第15-23页 |
·影响因素的提出 | 第15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15-19页 |
·任务干扰 | 第15-16页 |
·恼怒感 | 第16页 |
·个人效用 | 第16-17页 |
·网络广告激励 | 第17页 |
·涉入度 | 第17-18页 |
·消极态度 | 第18-19页 |
·实证模型 | 第19-23页 |
·各影响因素与网络广告回避反应的关系假设 | 第19-22页 |
·因素之间的关系假设 | 第22页 |
·实证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23-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页 |
·调查问卷 | 第23-27页 |
·问卷变量设计表 | 第23-24页 |
·量表组成 | 第24-26页 |
·样本基本特征 | 第26-27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27-39页 |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27页 |
·因子分析 | 第27-30页 |
·假设检验 | 第30-36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30-32页 |
·补充分析 | 第32-35页 |
·因素间关系分析 | 第35-36页 |
·结果讨论 | 第36-3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3页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第39-41页 |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实践建议 | 第39-4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41-43页 |
·研究局限 | 第41页 |
·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7-48页 |
附录B 问卷调查表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