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建筑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建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建筑边坡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建筑边坡稳定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边坡的变形破坏失稳机制 | 第21-28页 |
2.1 边坡岩土体破坏的应力理论 | 第21-22页 |
2.2 边坡岩土体破坏的强度理论 | 第22-23页 |
2.3 边坡岩土体失稳的力学机理 | 第23-24页 |
2.4 条形基础的应力扩散特征 | 第24-26页 |
2.5 桩基础的应力扩散特征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28-35页 |
3.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分类 | 第28页 |
3.2 系统理论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3.3 定性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3.4 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3.5 数值分析方法 | 第31-35页 |
第四章 坡顶建筑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35-54页 |
4.1 数值分析模型的构建 | 第35-36页 |
4.1.1 模型的构建 | 第35-36页 |
4.1.2 参数选取 | 第36页 |
4.2 不考虑坡顶建筑荷载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6-38页 |
4.3 条形基础建筑对邻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第38-43页 |
4.4 桩基础建筑对邻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第43-51页 |
4.4.1 桩基埋深8m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第43-47页 |
4.4.2 桩基埋深10m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第47-49页 |
4.4.3 桩基埋深12m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第49-51页 |
4.5 不同基础形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对比分析 | 第51-54页 |
4.5.1 坡顶建筑的界限安全距离分析 | 第51-52页 |
4.5.2 条形基础与桩基础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对比分析 | 第52-53页 |
4.5.3 埋深不同的桩基础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对比分析 | 第53页 |
4.5.4 边坡稳定性与建筑稳定性的相互影响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大理13 | 第54-72页 |
5.1 工程概述 | 第54页 |
5.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 第54-58页 |
5.2.1 地形地貌 | 第54-55页 |
5.2.2 气象 | 第55页 |
5.2.3 水文 | 第55页 |
5.2.4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 第55-56页 |
5.2.5 场地岩土体工程特性 | 第56-57页 |
5.2.6 地表水和地下水 | 第57-58页 |
5.2.7 不良地质作用 | 第58页 |
5.3 大理13 | 第58-63页 |
5.4 大理13 | 第63-72页 |
5.4.1 支护类型的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5.4.2 建筑边坡加固优化设计计算 | 第64-7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2-75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