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相变材料微胶囊多相流动强化传热机理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进展第12-21页
        1.2.1 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2 相变材料强化传热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相变材料微纳米胶囊强化传热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4 动网格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 有待研究的问题第21-22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相变材料微胶囊多相流动强化传热理论研究第24-34页
    2.1 场协同理论第24-26页
    2.2 相变材料微胶囊相变强化传热的本质第26-31页
        2.2.1 相变材料微胶囊形成相变流体本质第26-27页
        2.2.2 球模型微胶囊的熔化固化传热的物理机制第27-30页
        2.2.3 VOF法模拟移动液相微胶囊凝固过程的模拟算法第30-31页
        2.2.4 动网格法模拟移动固相微胶囊熔化过程的模拟算法第31页
    2.3 相变材料微胶囊多相流流动强化传热的数值模型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相变微胶囊多相流微对流机制及强化传热研究第34-69页
    3.1 微胶囊与载流体间的微对流物理机制及相变过程模拟分析第35-51页
        3.1.1 模拟要求第35-36页
        3.1.2 模拟内容及结果分析第36-51页
    3.2 建立真实反映微胶囊相变时熔化固化过程数值模拟第51-67页
        3.2.1 模拟要求第51-53页
        3.2.2 模拟内容及结果分析第53-67页
    3.3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4章 离散化相变材料微胶囊多相流动吸放热数值模拟第69-82页
    4.1 模拟要求第69-70页
        4.1.1 物理模型第69页
        4.1.2 基本假设补充第69-70页
        4.1.3 边界条件第70页
    4.2 模拟内容及结果分析第70-80页
        4.2.1 吸热储能过程第70-75页
        4.2.2 放热释能过程第75-80页
    4.3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5章 新型余热回收装置强化传热模拟研究第82-102页
    5.1 基本说明第82-83页
    5.2 相变微胶囊悬浮流体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强化传热数值分析第83-90页
        5.2.1 物理模型第83-84页
        5.2.2 边界条件第84页
        5.2.3 模拟内容及结果分析第84-90页
    5.3 相变微胶囊悬浮往复运动式余热回收装置强化传热数值分析第90-99页
        5.3.1 物理模型第90-91页
        5.3.2 边界条件第91-92页
        5.3.3 模拟内容及结果分析第92-99页
    5.4 本章小结第99-10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02-106页
    6.1 主要结论第102-105页
    6.2 展望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阳高分辨序列图像配准误差的矫正
下一篇:基于运动想象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混合脑机接口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