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艰难与希望:少年司法配套工作体系的检视与反思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理性和务实:少年司法配套工作体系第10-17页
 第一节 配套体系的内涵与定位第10-11页
 第二节 教育与更生:配套体系的目标和特性第11-13页
 第三节 艰难中的坚毅:配套体系探索历史回顾第13-16页
 第四节 不大不小的进步:两份规范性文件的比较第16-17页
第二章 另一种风景:配套体系的理念基础第17-23页
 第一节 方向的指引:少年司法刑事政策之反思第18-19页
 第二节 本土化:国际少年司法理念的融入第19-23页
  一、 保护优先主义第20-21页
  二、 非刑事司法化(非讼化)第21-22页
  三、 利益最大化第22-23页
第三章 配套的体现:专门化与一体化第23-30页
 第一节 机构和人员的专门化第24-26页
 第二节 多年的遗憾:配套规则体系之痛第26-29页
 第三节 职能一体化:跨部门合作第29-30页
第四章 从恩惠到权利:配套工作之有益探索第30-50页
 第一节 控制龙头:唤醒沉睡的权利第30-37页
  一、 扼住体系的“咽喉”第30-33页
  二、 合适成年人在场权第33-35页
  三、 律师帮助权第35-36页
  四、 看守所内的权利第36-37页
 第二节 摆稳龙身:尽职的筛选者和引领者第37-43页
  一、 暂缓起诉的承认第38-40页
  二、 分案起诉、分庭审理的尴尬第40-41页
  三、 集中审理、指定管辖的试水第41-43页
 第三节 调整龙尾:科学视野下的正义与宽容第43-46页
  一、 科学化的心理测试第43-44页
  二、 前科限制公开的推进第44-46页
 第四节 双龙捧“珠”:社会力量的必然介入第46-50页
  一、 “混乱”的社会调查第46-48页
  二、 急需重视的观护制度第48-50页
第五章 新兴司法理念与配套体系第50-54页
 第一节 能动司法与职能拓展第50-51页
 第二节 协商性司法与跨部门合作第51-52页
 第三节 恢复性司法与少年保护第52-54页
结束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2-64页
后记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中国巡回审判制度研究
下一篇:论自由心证原则在我国司法中的理解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