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31页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5页 |
(一)西方学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苏联(俄罗斯)学者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三、女性主义史学概念阐释 | 第25-29页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29-31页 |
(一)研究的思路 | 第29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29-31页 |
第一章 卫国战争前俄罗斯(苏联)的伟大女性及其贡献 | 第31-40页 |
第一节 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女性 | 第31-36页 |
一、十月革命前俄罗斯女性的地位 | 第31-34页 |
二、十月革命前俄罗斯女性的贡献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卫国战争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女性 | 第36-39页 |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第36-38页 |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女性的贡献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二章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女兵 | 第40-66页 |
第一节 战争形势与苏联政府的参军号召 | 第40-45页 |
一、苏联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扭转 | 第40-43页 |
二、女性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女兵 | 第45-55页 |
一、妇女的参战准备 | 第45-47页 |
二、在红军中服役的女兵 | 第47-52页 |
三、卫国战争中苏联的伟大母亲及其贡献 | 第52-54页 |
四、敌后斗争中的女性 | 第54-55页 |
第三节 重要战役中的苏联女兵 | 第55-62页 |
一、莫斯科保卫战 | 第55-57页 |
二、列宁格勒战役 | 第57-59页 |
三、斯大林格勒战役 | 第59-60页 |
四、高加索战役 | 第60-61页 |
五、其他战役 | 第61-62页 |
第四节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女性表现的国际主义精神 | 第62-64页 |
一、苏联妇女参加欧洲国家反法西斯战争 | 第62-63页 |
二、苏联妇女参加中国和朝鲜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三章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工业领域的女性 | 第66-81页 |
第一节 苏联工业的严峻形势和政府号召妇女参加工业生产 | 第67-71页 |
一、苏联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 第68-70页 |
二、苏联政府的号召和女性积极参加工业生产 | 第70-71页 |
第二节 苏联女性参与生产的部门与行业 | 第71-77页 |
一、国防工业 | 第71-73页 |
二、重型机械及电力业 | 第73-74页 |
三、轻纺工业 | 第74-75页 |
四、交通运输业 | 第75-76页 |
五、建筑领域 | 第76-77页 |
第三节 工业领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的女性 | 第77-79页 |
一、1941年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提出 | 第77页 |
二、妇女参加工业领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第77-79页 |
小结 | 第79-81页 |
第四章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农业领域的女性 | 第81-96页 |
第一节 农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 第81-85页 |
一、卫国战争前后苏联的农业形势 | 第81-83页 |
二、战争爆发后农业劳动力情况 | 第83页 |
三、战争爆发后农业经济状况的恶化 | 第83-85页 |
第二节 女性积极参加农业领域的工作一、女性干部 | 第85-87页 |
一、女性干部 | 第85-86页 |
二、女拖拉机手 | 第86-87页 |
三、女性担任挤奶工和养猪工以及其他工种的工作 | 第87页 |
第三节 集体农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的女性 | 第87-90页 |
一、争当优秀的活动 | 第87-88页 |
二、“农民之路”集体农庄的活动 | 第88-89页 |
三、农副业领域的活动 | 第89页 |
四、农业生产的成果 | 第89-90页 |
第四节 农民为战争所做的各种募集和捐献 | 第90-93页 |
一、农民对国防基金的筹集和使用 | 第90-91页 |
二、农民为战争募集和捐献各种食品 | 第91-92页 |
三、农民为战争募集和捐献各种物品 | 第92-93页 |
小结 | 第93-96页 |
第五章 卫国战争时期医疗、教育与文化领域的女性 | 第96-110页 |
第一节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医疗领域的女性 | 第96-103页 |
一、医疗领域的女性工作者 | 第96-98页 |
二、军队中的女性医务人员 | 第98-103页 |
第二节 卫国战争时期教育与文化领域的女性 | 第103-108页 |
一、卫国战争时期苏联文化领域的变化 | 第104-105页 |
二、女专家和教育机构中的女性 | 第105-106页 |
三、女性与家庭教育 | 第106页 |
四、女艺术工作者 | 第106-108页 |
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六章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女性贡献问题分析 | 第110-127页 |
第一节 东正教文化对俄罗斯女性的影响 | 第110-114页 |
一、东正教在俄罗斯(苏联)的地位 | 第111-112页 |
二、东正教对俄罗斯(苏联)女性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三、苏联共产党战时宗教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 | 第113-114页 |
四、东正教文化对现代俄罗斯的意义 | 第114页 |
第二节 卫国战争中苏联女性贡献是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晶 | 第114-117页 |
一、苏联宪法对女性政策的规定 | 第114-115页 |
二、卫国战争中党和政府对女性英雄的表彰 | 第115-116页 |
三、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苏联女性 | 第116-117页 |
第三节 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女性精神 | 第117-126页 |
一、自我牺牲精神 | 第117-120页 |
二、英雄主义气概 | 第120-123页 |
三、爱国主义情结 | 第123-126页 |
小结 | 第126-127页 |
结语 | 第127-139页 |
一、苏联女性为战胜法西斯德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第127-128页 |
二、苏联女性为工业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创造了重要的价值 | 第128-130页 |
三、苏联女性对农业生产的杰出贡献 | 第130-133页 |
四、苏联女性在医疗、教育与文化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 第133-135页 |
五、苏联女性谱写了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篇章 | 第135页 |
六、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妇女贡献是对党和政府的支持与回报 | 第135-136页 |
七、苏联女性发扬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 第136页 |
八、苏联女性的贡献是女性主义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 第136-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6页 |
后记 | 第146-149页 |
作者与论文相关的文章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