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镁海水电池用镁合金阳极材料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镁海水电池原理及特点第11-12页
        1.1.1 镁海水电池原理第11-12页
        1.1.2 镁海水电池特点第12页
    1.2 镁海水电池的研究进展第12-17页
        1.2.1 镁/过氧化氢半燃料电池第12-13页
        1.2.2 Mg/CuCl电池第13页
        1.2.3 Mg/AgCl电池第13-14页
        1.2.4 Mg/PbCl_2电池第14页
        1.2.5 镁/溶解氧海水电池第14-17页
    1.3 镁阳极研究第17-22页
        1.3.1 镁腐蚀机理第17-19页
        1.3.2 镁合金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4-31页
    2.1 实验药品与设备第24-25页
    2.2 含Hg镁合金的制备第25页
    2.3 电化学测试第25-27页
        2.3.1 试样第25页
        2.3.2 测试溶液第25页
        2.3.3 测试装置第25-26页
        2.3.4 交流阻抗测试第26页
        2.3.5 阳极极化曲线测试第26页
        2.3.6 开路电位第26-27页
    2.4 腐蚀实验第27-28页
        2.4.1 析氢实验第27-28页
        2.4.2 浸泡实验第28页
    2.5 放电测试第28-30页
        2.5.1 正极的制备第28-29页
        2.5.2 镁合金负极的制备第29页
        2.5.3 计时电位法第29页
        2.5.4 利用率的计算第29-30页
    2.6 X射线衍射分析第30页
    2.7 扫描电镜分析第30页
    2.8 金相显微镜分析第30-31页
第三章 镁合金腐蚀行为研究第31-47页
    3.1 镁合金组织结构分析第31-33页
        3.1.1 XRD分析第31页
        3.1.2 SEM分析第31-32页
        3.1.3 金相分析第32-33页
    3.2 自腐蚀性能分析第33-41页
        3.2.1 不同镁合金的自腐蚀性能对比第33-38页
        3.2.2 环境因素对镁合金腐蚀的影响第38-41页
    3.3 阳极极化曲线分析第41-42页
    3.4 开路电位分析第42-43页
    3.5 交流阻抗分析第43-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镁合金负极性能研究第47-57页
    4.1 海水温度的影响第47-50页
        4.1.1 电化学性能第47-49页
        4.1.2 利用率第49-50页
    4.2 海水浓度的影响第50-52页
        4.2.1 电化学性能第50-52页
        4.2.2 利用率第52页
    4.3 海水pH值的影响第52-55页
        4.3.1 电化学性能第52-55页
        4.3.2 利用率第55页
    4.4 海水流速的影响第55-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镁合金的性能优化第57-70页
    5.1 镁合金的热挤压改性研究第57-63页
        5.1.1 金相分析第57-58页
        5.1.2 腐蚀性能分析第58-59页
        5.1.3 阳极极化曲线分析第59-60页
        5.1.4 交流阻抗分析第60-62页
        5.1.5 放电性能分析第62-63页
    5.2 合金化第63-68页
        5.2.1 腐蚀性能分析第63-64页
        5.2.2 阳极极化曲线分析第64-65页
        5.2.3 交流阻抗分析第65-67页
        5.2.4 放电性能分析第67-68页
    5.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镁海水电池性能研究第70-77页
    6.1 镁合金的影响第70-74页
        6.1.1 放电实验结果分析第70-71页
        6.1.2 恒电流特性曲线分析第71-74页
    6.2 海水温度的影响第74页
    6.3 海水浓度的影响第74-75页
    6.4 电极距离的影响第75-76页
    6.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七章 全文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钛酸锂系列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染料敏化ZnO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