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章的框架与结构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2.1 国外关于英语交际意愿的研究 | 第12-14页 |
2.2 国内关于英语交际意愿的研究 | 第14-15页 |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5-17页 |
第3章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3.1 二语交际意愿概念 | 第17-18页 |
3.2 交际教学法 | 第18-20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0-25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4.2 研究问题 | 第20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4.3.1 问卷调查法 | 第20-21页 |
4.3.2 课堂观察法及课堂反思日志 | 第21-23页 |
4.3.3 访谈 | 第23页 |
4.4 研究过程 | 第23-25页 |
4.4.1 第一阶段:问卷调查 | 第23页 |
4.4.2 第二阶段:课堂观察、随机访谈及学生反思日志 | 第23-24页 |
4.4.3 第三阶段:个人访谈 | 第24-25页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5-38页 |
5.1 学生自我测评的课堂内英语交际意愿程度 | 第25-29页 |
5.2 高交际意愿与低交际意愿学生间的异同 | 第29-31页 |
5.2.1 高交际意愿与低交际意愿学生间的差异 | 第29-31页 |
5.2.2 高交际意愿与低交际意愿学生间的相同点 | 第31页 |
5.3 影响高中生课堂内英语交际意愿的因素 | 第31-38页 |
5.3.1 英语交际能力 | 第32-33页 |
5.3.2 性格因素 | 第33页 |
5.3.3 情感因素 | 第33-34页 |
5.3.4 动机倾向 | 第34-35页 |
5.3.5 社会情景 | 第35-3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8-44页 |
6.1 研究发现 | 第38-39页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39页 |
6.3 研究启示 | 第39-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A 英语课堂交际意愿调查表 | 第48-49页 |
附录C 英语课课后反思记录 | 第49-50页 |
附录D 影响课堂内交际意愿因素访谈表 | 第50-51页 |
附录B 课堂内英语交际意愿问卷调查数据 | 第51-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