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交直流变换器均流监控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1.1 研究课题的意义 | 第7-10页 |
| 1.1.1 均流与损耗 | 第7-9页 |
| 1.1.2 均流与安全 | 第9-10页 |
| 1.2 均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均流的基本问题及总体方案设计 | 第13-20页 |
| 2.1 并联不均流的必然性 | 第13-17页 |
| 2.1.1 均流性能的衡量指标 | 第13-14页 |
| 2.1.2 造成不均流的原因 | 第14-16页 |
| 2.1.3 改善不均流的措施 | 第16-17页 |
| 2.1.4 改善均流系数方法的比较 | 第17页 |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7-19页 |
| 2.2.1 系统设计任务的确定 | 第17页 |
| 2.2.2 总体系统设计方案 | 第17-18页 |
| 2.2.3 各模块简要介绍 | 第18-19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均流监控器的硬件设计 | 第20-37页 |
| 3.1 主控模块 | 第20-25页 |
| 3.1.1 微处理器选型 | 第20页 |
| 3.1.2 STM32F407概述 | 第20-21页 |
| 3.1.3 STM32F407最小系统电路 | 第21-22页 |
| 3.1.4 启动和复位电路 | 第22-23页 |
| 3.1.5 电源电路 | 第23-24页 |
| 3.1.6 JTAG接口电路 | 第24-25页 |
| 3.1.7 存储模块电路 | 第25页 |
| 3.2 电流传感器 | 第25-28页 |
| 3.2.1 电流传感器的选型 | 第25-26页 |
| 3.2.2 霍尔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 3.2.3 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特性与安装 | 第27-28页 |
| 3.3 信号调理和A/D转换电路的设计 | 第28-31页 |
| 3.3.1 信号调理电路 | 第28-31页 |
| 3.3.2 A/D转换 | 第31页 |
| 3.4 通讯模块设计 | 第31-32页 |
| 3.5 人机接口模块的设计 | 第32-34页 |
| 3.5.1 LCD显示模块 | 第33-34页 |
| 3.5.2 上位机模块 | 第34页 |
| 3.6 PCB板的设计 | 第34-36页 |
| 3.6.1 原理图绘制 | 第34-35页 |
| 3.6.2 PCB的绘制 | 第35-36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均流监控器软件设计 | 第37-47页 |
| 4.1 主控模块程序设计 | 第37-44页 |
| 4.1.1 MDK和 μVision IDE概述 | 第37-41页 |
| 4.1.2 主程序 | 第41页 |
| 4.1.3 初始化 | 第41-42页 |
| 4.1.4 A/D转换子程序 | 第42页 |
| 4.1.5 液晶屏显示程序设计 | 第42-43页 |
| 4.1.6 串口通信子程序 | 第43-44页 |
| 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44-46页 |
| 4.2.1 VB开发环境概述 | 第44-45页 |
| 4.2.2 上位机监控界面的设计 | 第45-46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均流监控器的调试和功能实现 | 第47-52页 |
| 5.1 硬件调试 | 第47-48页 |
| 5.1.1 硬件电路调试前准备 | 第47页 |
| 5.1.2 各模块电路调试 | 第47-48页 |
| 5.2 软件调试 | 第48-49页 |
| 5.3 整机测试结果 | 第49-5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 6.1 总结 | 第52-53页 |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附录 主程序 | 第57-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