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近海石油开发所致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一、近海石油开发引起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立法现状第10-15页
    (一) 我国近海石油污染损害赔偿的法律渊源第10-12页
        1、《宪法》第10-11页
        2、法律第11页
        3、法规、规章等第11-12页
        4、司法解释第12页
        5、我国参与的国际公约第12页
    (二) 近海石油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第12-15页
        1、近海石油污染损害赔偿原则及免责事由第12-13页
        2、近海石油污染损害的构成要件第13-14页
        3、近海石油开发污染损害的赔偿范围第14页
        4、近海石油开发污染损害的救济机制第14-15页
二、近海石油开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5-19页
    (一) 索赔主体不明确第15-17页
        1、国家可否作为索赔主体第15-16页
        2、单位与个人诉讼主体资格不明第16页
        3、检察院参与诉讼的条件与程序不明确第16-17页
    (二) 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划分模糊第17-18页
    (三) 赔偿范围过于狭窄第18页
    (四) 损害赔偿数额无具体量化标准第18-19页
    (五) 缺乏海洋石油开发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第19页
三、域外国家和国际公约有关海洋石油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的考察与我国借鉴第19-23页
    (一) 域外国家有关海洋石油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的考察第19-21页
        1. 美国《1990年油污法》(简称OPA1990)第19-20页
        2. 英国第20-21页
        3. 加拿大第21页
    (二) 国际公约有关海洋石油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的考察第21-22页
    (三) 域外经验带给我国的启示第22-23页
        1. 完善我国近海石油对海洋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第22页
        2. 完善近海石油对海洋污染损害赔偿的惩罚机制第22-23页
        3. 建立石油开发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第23页
四、我国近海石油开发对海洋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第23-30页
    (一) 明确索赔主体第24-25页
        1. 确定国家索赔权第24页
        2. 确定单位与个人的索赔权第24-25页
        3. 明确检察院诉讼的条件和程序第25页
    (二) 厘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划分第25-27页
        1. 近海石油开发污染的一般责任主体第25-26页
        2. 特殊责任主体——国家第26-27页
    (三) 扩大损害赔偿范围第27-29页
        1. 近海石油开发污染的直接损失第27-28页
        2. 用于恢复海洋环境的费用第28-29页
        3. 调查评估的费用第29页
    (四) 确定损害赔偿费用的量化标准第29-30页
    (五) 建立近海石油开发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第30页
结语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6页
致谢第36-37页
附录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绵阳市人民公园商圈地下空间整合研究
下一篇:基于荧光磁粉的智能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