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公租房分配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7-19页 |
一、可能的创新 | 第17-18页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一、公租房 | 第19-20页 |
二、社会公平 | 第20-21页 |
三、政府责任 | 第21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一、正义理论 | 第21-22页 |
二、住房保障理论 | 第22-24页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南京市公租房分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26-28页 |
第一节 南京市公租房分配制度的建立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南京市公租房分配制度的发展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南京市公租房分配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28-35页 |
第一节 南京市公租房分配制度的现状 | 第28-31页 |
一、公租房分配的相关规章制度 | 第28-29页 |
二、公租房的分配对象 | 第29页 |
三、公租房的申请与分配程序 | 第29-30页 |
四、公租房制度的实施状况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南京市公租房分配制度的问题 | 第31-35页 |
一、立法层级低,法律制度支持不足 | 第31页 |
二、准人标准和保障对象错位 | 第31-32页 |
三、缺少个人账户机制,违规处罚力度较弱 | 第32-33页 |
四、审查程序不够严格,缺乏部门联动机制 | 第33页 |
五、缺乏分配后管理制度,公租房腾退困难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国内外公租房分配制度经验借鉴 | 第35-44页 |
第一节 国外部分国家的相关经验 | 第35-41页 |
一、美国的公租房分配制度 | 第35-38页 |
二、日本公营住宅的分配制度 | 第38-39页 |
三、新加坡的租屋分配制度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国内香港地区的相关经验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公租房分配制度的借鉴 | 第42-44页 |
一、法律制度是关键 | 第42页 |
二、保障范围的广泛 | 第42-43页 |
三、专门的管理部门 | 第43页 |
四、严格的审核程序 | 第43-44页 |
第六章 完善南京市公租房分配制度的相关建议 | 第44-48页 |
第一节 健全法规体系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扩大保障范围 | 第45页 |
第三节 建立个人账户 | 第45-46页 |
第四节 严格审核程序 | 第46-47页 |
第五节 鼓励社会监督 | 第47-48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