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离心通风机的实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离心通风机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离心通风机叶片的优化研究 | 第14-16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离心通风机的介绍与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 | 第17-25页 |
2.1 离心通风机原理 | 第17-19页 |
2.1.1 离心通风机的结构及主要部件 | 第17-18页 |
2.1.2 离心通风机的性能参数 | 第18-19页 |
2.2 离心通风机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 | 第19-25页 |
2.2.1 基本方程 | 第19-20页 |
2.2.2 湍流模型 | 第20-23页 |
2.2.3 近壁面处理 | 第23-24页 |
2.2.4 旋转和静止区域的求解 | 第24页 |
2.2.5 控制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第24-25页 |
第3章 不同叶片进口边的角度对离心通风机性能的影响 | 第25-41页 |
3.1 叶片进口边角度倾斜的原理 | 第25-26页 |
3.2 几何模型与数值方法 | 第26-29页 |
3.2.1 几何模型 | 第26-27页 |
3.2.2 网格划分 | 第27页 |
3.2.3 控制方程 | 第27页 |
3.2.4 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3.2.5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28页 |
3.2.6 数值方法验证 | 第28-29页 |
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9-39页 |
3.3.1 不同叶片进口边角度对该离心通风机静压的影响 | 第29-31页 |
3.3.2 通风机内部不同叶片高度平面的流动分析 | 第31-32页 |
3.3.3 叶片进口边角度为 3.5°的模型与原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32-34页 |
3.3.4 叶片进口边角度为 6°的模型与原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34-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速度分布法与载荷分布法对二元叶片设计的对比分析 | 第41-51页 |
4.1 速度/载荷分布法的设计意义 | 第41页 |
4.2 模型的简化 | 第41-42页 |
4.3 通风机模型数值结果验证 | 第42-43页 |
4.4 二元叶片叶片型线的设计 | 第43-46页 |
4.4.1 速度分布法的叶片型线的设计 | 第43-44页 |
4.4.2 载荷分布法的叶片型线的设计 | 第44-46页 |
4.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第5章 离心通风机叶片的三元设计 | 第51-60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设计过程 | 第51-53页 |
5.2.1 方法论证 | 第51-52页 |
5.2.2 改进模型 | 第52-53页 |
5.3 数值方法 | 第53-54页 |
5.3.1 控制方程 | 第53-54页 |
5.3.2 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 | 第54页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4-59页 |
5.4.1 风机效率曲线的对比 | 第54-55页 |
5.4.2 小流量下模型2与模型C的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5.4.3 大流量下模型3与模型C的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5.5 本章总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0-63页 |
6.1 总结 | 第60-6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