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通信的湍流研究与系统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概述 | 第10-12页 |
1.1.1 无线光通信技术的兴起 | 第10-11页 |
1.1.2 紫外光通信技术的特点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 第15-18页 |
1.3.1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非视距紫外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18-30页 |
2.1 非视距紫外光通信系统介绍 | 第18-21页 |
2.1.1 器件特性 | 第18-20页 |
2.1.2 系统设计 | 第20-21页 |
2.2 非视距紫外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第21-27页 |
2.2.1 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 第21-24页 |
2.2.2 同步算法原理 | 第24-25页 |
2.2.3 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25-27页 |
2.3 非视距紫外光通信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第27-30页 |
2.3.1 紫外光通信系统的实现 | 第27-29页 |
2.3.2 紫外光通信系统的室外测试 | 第29-30页 |
第3章 非视距紫外光通信中湍流特性的分析 | 第30-52页 |
3.1 非视距紫外光通信信道特性 | 第30-33页 |
3.1.1 路径衰减 | 第30-31页 |
3.1.2 脉冲响应 | 第31-32页 |
3.1.3 湍流特性 | 第32-33页 |
3.2 非视距紫外通信中的湍流建模与参数估计 | 第33-52页 |
3.2.1 湍流的建模与表征 | 第33-35页 |
3.2.2 湍流的参数估计 | 第35-40页 |
3.2.3 湍流参数估计的仿真分析 | 第40-45页 |
3.2.4 湍流参数估计的实验分析 | 第45-52页 |
第4章 非视距紫外全双工中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第52-62页 |
4.1 中继传输简介 | 第52-54页 |
4.2 检测转发协议 | 第54-59页 |
4.3 解码转发协议 | 第59-6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