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受虐妇女以暴制暴犯罪的现状考察 | 第14-18页 |
一、受虐妇女以暴制暴犯罪与家庭暴力 | 第14-15页 |
二、受虐妇女以暴制暴犯罪的现状 | 第15-16页 |
三、受虐妇女以暴制暴的成因分析 | 第16-18页 |
(一) 犯罪事实难以发现 | 第16页 |
(二) 诉讼程序难以启动 | 第16-17页 |
(三) 救济途径难以使用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受虐妇女以暴制暴犯罪的量刑考察 | 第18-27页 |
一、我国受虐妇女以暴制暴犯罪案件的量刑现状 | 第18-19页 |
二、受虐妇女以暴制暴犯罪量刑时考量的因素 | 第19-27页 |
(一) 违法层面:防卫过当 | 第20-21页 |
(二) 责任层面:期待可能性理论 | 第21-25页 |
(三) 酌定量刑情节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受虐妇女以暴制暴犯罪量刑的域外考察 | 第27-31页 |
一、受虐妇女综合征 | 第27-28页 |
二、受虐妇女综合征在域外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 第28-31页 |
第四章 寻求受虐妇女以暴制暴犯罪减轻量刑的出路 | 第31-43页 |
一、引入受虐妇女综合征 | 第31-33页 |
(一) 我国引入受虐妇女综合征理论的缺陷及对其的反驳 | 第31-32页 |
(二) 我国引入受虐妇女综合征的可行性及意义 | 第32-33页 |
二、期待可能性作为超法规的阻却事由 | 第33-39页 |
(一)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国外的适用 | 第33-34页 |
(二) 我国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可能性 | 第34-37页 |
(三)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的学说地位 | 第37-39页 |
三、被害人过错作为法定量刑情节 | 第39-40页 |
四、笔者的观点 | 第40-43页 |
(一) 受虐妇女综合征与刑事责任能力 | 第40-42页 |
(二) 尽量适用缓刑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