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长汀马尾松林下经济模式对土壤活性碳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进展第14-19页
        1.2.1 土壤有机碳第14-15页
        1.2.2 土壤活性碳第15页
        1.2.3 可溶性有机碳第15-16页
        1.2.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第16-17页
        1.2.5 土壤呼吸第17-19页
2 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9-25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9-20页
        2.1.1 地理位置与面积第19页
        2.1.2 气候第19页
        2.1.3 地形地貌第19页
        2.1.4 水文第19-20页
        2.1.5 土壤第20页
        2.1.6 植被第20页
    2.2 试验地概况第20-21页
    2.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1-25页
        2.3.1 研究内容第21页
        2.3.2 样地设定第21页
        2.3.3 土壤取样及处理第21-22页
        2.3.4 有机碳的测定第22页
        2.3.5 土壤碳库储量计算第22页
        2.3.6 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测定第22-23页
        2.3.7 可溶性有机碳的测定第23页
        2.3.8 土壤呼吸的测定第23-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49页
    3.1 不同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及碳储量第25-28页
        3.1.1 不同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及其垂直分布第25-26页
        3.1.2 不同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及其垂直分布第26-28页
    3.2 不同模式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第28-31页
        3.2.1 不同模式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垂直变化第28页
        3.2.2 不同模式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季节变化第28-31页
    3.3 不同模式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第31-35页
        3.3.1 不同模式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第31-32页
        3.3.2 不同模式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季节变化第32-35页
    3.4 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关系第35-37页
        3.4.1 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关系第35-36页
        3.4.2 土壤有机碳与可溶性有机碳的关系第36-37页
    3.5 不同模式的土壤呼吸第37-49页
        3.5.1 不同模式的土壤呼吸日动态第37-42页
        3.5.2 不同模式的土壤呼吸季节动态第42-45页
        3.5.3 土壤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第45页
        3.5.4 土壤呼吸与温度的相互关系第45-49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9-59页
    4.1 结论第49-50页
    4.2 讨论第50-57页
        4.2.1 不同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碳储量的影响第50-51页
        4.2.2 不同模式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垂直变化的影响第51页
        4.2.3 不同模式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季节变化的影响第51-52页
        4.2.4 不同模式对可溶性有机碳垂直变化的影响第52-53页
        4.2.5 不同模式对可溶性有机碳季节变化的影响第53-54页
        4.2.6 土壤有机碳与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关系分析第54-55页
        4.2.7 不同模式对土壤呼吸日动态的影响第55-56页
        4.2.8 不同模式对土壤呼吸季节动态的影响第56页
        4.2.9 土壤异养呼吸与自养呼吸第56-57页
    4.3 建议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肥对转crylAb水稻抗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影响
下一篇:蜜柚园生草对径流土壤理化特征与GIS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