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其他市政工程及公用设备论文--消防论文

城市老旧街区火灾隐患及防治策略研究--以南京老虎桥、范家塘片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1.1 旧城改造运动中残存老旧街区更新的困境第9-10页
        1.1.2 城市老旧街区灾害频发第10-12页
    1.2 研究对象与主要概念辨析第12-15页
        1.2.1 研究对象第12-13页
        1.2.2 主要概念辨析第13-15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页
        1.3.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5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16-20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5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5-28页
        1.5.1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5.2 技术路线第26-28页
第二章 城市老旧街区特征及常见灾害类型第28-44页
    2.1 城市老旧街区特征第28-39页
        2.1.1 区位特征第28-29页
        2.1.2 建筑特征第29-32页
        2.1.3 环境特征第32-35页
        2.1.4 设施特征第35-37页
        2.1.5 管理第37-38页
        2.1.6 抗灾能力第38-39页
    2.2 城市老旧街区常见灾害类型及特征第39-43页
        2.2.1 自然灾害第39-41页
        2.2.2 人为灾害第41-43页
    2.3 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南京老旧街区火灾隐患现状调查第44-65页
    3.1 南京老旧街区现状概况第44-49页
        3.1.1 现状概况第44-46页
        3.1.2 南京老旧街区道路街巷第46-49页
    3.2 南京老旧街区现状用地及建筑调查第49-56页
        3.2.1 南京老虎桥片区现状用地及建筑调查第49-53页
        3.2.2 南京范家塘片区现状用地及建筑调查第53-56页
    3.3 南京老旧街区人口与社会结构调查第56-59页
        3.3.1 南京老虎桥片区第56-58页
        3.3.2 南京范家塘片区第58-59页
    3.4 南京老旧街区消防现状调查第59-63页
        3.4.1 现状消防设施调查第59-61页
        3.4.2 消防水源调查第61-62页
        3.4.3 消防组织管理调查第62页
        3.4.4 消防通道及疏散避难场地调查第62-63页
    3.5 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南京老旧街区火灾风险评估第65-97页
    4.1 南京老旧街区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与流程第65-72页
        4.1.1 评估方法选择第65-68页
        4.1.2 评估流程第68-72页
    4.2 南京老旧街区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第72-74页
        4.2.1 构建原则第72-73页
        4.2.2 指标体系构建第73-74页
    4.3 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第74-77页
    4.4 基于指标体系与GIS的风险建模与评估第77-95页
        4.4.1 南京老虎桥片区第78-87页
        4.4.2 南京范家塘片区第87-95页
    4.5 评估的优势与局限性第95-96页
    4.6 小结第96-97页
第五章 南京老旧街区火灾防治策略第97-110页
    5.1 老旧街区的更新与改造第97-102页
        5.1.1 建筑的更新改造第97-98页
        5.1.2 设施的更新改造第98-99页
        5.1.3 空间环境整治第99-102页
    5.2 规划管理措施第102-107页
        5.2.1 功能调整与布局第102页
        5.2.2 消防通道组织第102-105页
        5.2.3 消防资源规划布局第105-106页
        5.2.4 建立防火分隔第106页
        5.2.5 资金保障第106-107页
    5.3 社会措施第107-108页
        5.3.1 加强宣传教育第107-108页
        5.3.2 组建志愿者消防队第108页
    5.4 小结第108-110页
第六章 结语第110-112页
    6.1 研究结论第110-111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存量视角下的历史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模式研究
下一篇:面向港口物流货运代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