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缓流水体高效脱氨氮菌株的分离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21页
    1.1 缓流水体的定义及其来源的特殊性第11-12页
    1.2 缓流水体的污染现状第12-15页
    1.3 污染治理现状及其特点第15-17页
    1.4 国内外菌剂除臭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主要内容第19-21页
2. 缓流水体脱氮菌株的分离培养第21-2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2.1.1 试验药品及仪器第21-22页
        2.1.2 培养基第22页
        2.1.3 分离样本的采集第22-23页
        2.1.4 菌种的富集及分离纯化第23页
        2.1.5 菌种生长的测定第2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3-26页
        2.2.1 菌株形态第23-25页
        2.2.2 生长情况第25-26页
    2.3 小结第26-27页
3. 单菌株与混合菌株脱氮效率的研究第27-33页
    3.1 试验目的第27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3.2.1 试验试剂及仪器第27-28页
        3.2.2 菌株来源第28页
        3.2.3 试验内容第2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3.3.1 单菌株脱氮效率第28-30页
        3.3.2 混合菌株脱氮效率第30-31页
    3.4 小结第31-33页
4. 菌剂的生产第33-36页
    4.1 生产流程第33页
    4.2 条件控制第33-36页
        4.2.1 菌种的鉴定第33-34页
        4.2.2 中试第34页
        4.2.3 菌种纯化及接种第34-36页
5. 菌剂企业标准(草稿)第36-44页
    5.1 范围第36页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6页
    5.3 定义第36-37页
    5.4 要求第37-38页
    5.5 抽样第38页
    5.6 检测方法第38-39页
    5.7 检验规则第39-40页
    5.8 包装、标识、贮存、运输及保质期第40-41页
    5.9 规范性附录第41-44页
        5.9.1 测定有效活菌数及杂菌率的培养基第41-42页
        5.9.2 有效活菌数的测定(MPN5管法)第42-44页
6. 菌剂使用条件的优化第44-52页
    6.1 试验目的第44页
    6.2 试验因素的确定第44-45页
    6.3 试验内容第45-46页
    6.4 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6.4.1 影响因素第46-49页
        6.4.2 最优组合确定第49-50页
    6.5 小结第50-52页
7. 菌剂应用于黑臭缓流水体的效果研究第52-55页
    7.1 试验方法及内容第52-53页
        7.1.1 试验菌剂第52页
        7.1.2 缓流水体样本第52页
        7.1.3 试验内容第52-53页
    7.2 结果与分析第53-54页
    7.3 小结第54-55页
8.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8.1 结论第55页
    8.2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伦理视野下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
下一篇:基于B样条曲线造型技术的花式纱三维仿真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