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缩略符号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 1 霉菌及霉菌毒素 | 第12-16页 |
| 1.1 霉菌 | 第12-13页 |
| 1.2 霉菌毒素 | 第13页 |
| 1.3 霉菌毒素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 1.4 霉菌毒素的危害 | 第14-16页 |
| 2 霉菌毒素的污染及限量标准 | 第16-21页 |
| 2.1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及限量标准 | 第16-17页 |
| 2.2 呕吐毒素的污染及限量标准 | 第17-18页 |
| 2.3 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及限量标准 | 第18-19页 |
| 2.4 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及限量标准 | 第19-20页 |
| 2.5 伏马菌素及T-2毒素的污染及限量标准 | 第20-21页 |
| 3 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 | 第21-24页 |
| 3.1 快速方法 | 第21-22页 |
| 3.2 确认方法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2013年主产区玉米霉菌毒素污染状况的调查 | 第24-3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 1.1 饲料样品的采集 | 第25页 |
| 1.2 霉菌毒素含量测定 | 第25页 |
| 1.3 霉菌毒素限量标准和污染程度判定标准 | 第25页 |
| 1.4 数据分析处理 | 第25-2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 3 讨论 | 第30-32页 |
| 3.1 不同产区玉米霉菌毒素检出率和污染程度 | 第30-31页 |
| 3.2 玉米霉菌毒素在不同产区的分布情况 | 第31-32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2011~2013年主产区玉米霉菌毒素污染状况的调查 | 第34-4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页 |
| 1.1 饲料样品的采集 | 第35页 |
| 1.2 饲料样品的采集 | 第35页 |
| 1.3 霉菌毒素含量测定 | 第35页 |
| 1.4 霉菌毒素限量标准和污染程度判定标准 | 第35页 |
| 1.5 数据分析处理 | 第35页 |
| 2 结果 | 第35-44页 |
| 3 讨论 | 第44-46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不同霉菌毒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5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 1.1 饲料样品的采集 | 第48页 |
| 1.2 饲料样品的采集 | 第48页 |
| 1.3 霉菌毒素含量测定 | 第48-49页 |
| 1.4 霉菌毒素限量标准和污染程度判定标准 | 第49页 |
| 1.5 数据分析处理 | 第49页 |
| 2 结果 | 第49-50页 |
| 3 讨论 | 第50-51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全文总结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