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文献回顾 | 第10-14页 |
1.3.1 国外风险管理文献回顾 | 第10-13页 |
1.3.2 国内风险管理文献回顾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论文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农村信用社 | 第17页 |
2.1.2 信贷信用风险 | 第17页 |
2.1.3 信贷市场风险 | 第17-18页 |
2.1.4 信贷操作风险 | 第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真实票据理论 | 第18页 |
2.2.2 资本转换理论 | 第18-19页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现状 | 第20-27页 |
3.1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3.1.1 A县农村信用社基本概况 | 第20-21页 |
3.1.2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业务及服务 | 第21-22页 |
3.2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现状 | 第22-24页 |
3.2.1 货款质量情况 | 第22-23页 |
3.2.2 不良资产处置 | 第23页 |
3.2.3 授信集中度 | 第23-24页 |
3.3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现状 | 第24-27页 |
3.3.1 制度方面 | 第24页 |
3.3.2 流程方面 | 第24-25页 |
3.3.3 人员方面 | 第25-27页 |
第4章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7-33页 |
4.1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7-29页 |
4.1.1 盈利能力较弱 | 第27页 |
4.1.2 风险意识淡薄 | 第27页 |
4.1.3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 | 第27-28页 |
4.1.4 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28-29页 |
4.2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4.2.1 外部原因 | 第29-31页 |
4.2.2 内部原因 | 第31-33页 |
第5章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风险管理的改进 | 第33-43页 |
5.1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改进的目标与思路 | 第33页 |
5.1.1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改进的目标 | 第33页 |
5.1.2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改进的思路 | 第33页 |
5.2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重构 | 第33-36页 |
5.2.1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组织重构的原则 | 第33-34页 |
5.2.2 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设计 | 第34-36页 |
5.3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 | 第36-37页 |
5.3.1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 | 第36页 |
5.3.2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制度及其作用 | 第36-37页 |
5.4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流程的设计 | 第37-43页 |
5.4.1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流程的总体框架 | 第37页 |
5.4.2 建立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信用评级体系 | 第37-39页 |
5.4.3 建立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统一授信管理体系 | 第39-40页 |
5.4.4 建立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与处置体系 | 第40-43页 |
第6章 湖南省A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保障 | 第43-48页 |
6.1 完善科学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 | 第43-44页 |
6.2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第44-45页 |
6.2.1 加大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 | 第44页 |
6.2.2 建立经营性成果导向分配机制 | 第44-45页 |
6.3 加强风险管理文化体系建设 | 第45-48页 |
6.3.1 建立上下一致的风险管理理念 | 第45-46页 |
6.3.2 构筑严密的制度文化 | 第46-4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