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 | 第12-13页 |
1.1.1 重金属及重金属污染 | 第12页 |
1.1.2 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危害 | 第12-13页 |
1.1.3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点 | 第13页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第13-16页 |
1.2.1 植物修复 | 第14页 |
1.2.2 固定化/稳定化修复技术 | 第14-15页 |
1.2.3 电动修复 | 第15-16页 |
1.2.4 其他方法 | 第16页 |
1.3 化学淋洗修复技术 | 第16-19页 |
1.3.1 化学淋洗修复的几种方法 | 第16-17页 |
1.3.2 化学淋洗修复中常用的淋洗剂及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4 淋洗液回收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5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1.8 技术路线图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淋洗剂的筛选与最佳淋洗条件的研究 | 第24-40页 |
引言 | 第24页 |
2.1 试验试剂和仪器 | 第24-25页 |
2.1.1 试验试剂 | 第24-25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25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2.3 样品消解及测定 | 第27-28页 |
2.3.1 土壤的消解 | 第27页 |
2.3.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27页 |
2.3.3 土壤中重金属的测定 | 第27页 |
2.3.4 淋洗液中重金属的测定 | 第27-28页 |
2.3.5 淋洗液浊度的测定 | 第28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28-37页 |
2.5.1 淋洗剂的筛选 | 第28-29页 |
2.5.2 淋洗液的浊度测定 | 第29-31页 |
2.5.3 最佳淋洗浓度 | 第31-32页 |
2.5.4 最佳固液比 | 第32页 |
2.5.5 最佳淋洗时间 | 第32-33页 |
2.5.6 最佳淋洗次数 | 第33-35页 |
2.5.7 组合淋洗实验 | 第35-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40页 |
第三章 淋洗液后续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 | 第40-48页 |
引言 | 第40页 |
3.1 试验试剂和仪器 | 第40-41页 |
3.1.1 试验试剂 | 第40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40-41页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3.2.2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3.2.3 分析方法 | 第42页 |
3.2.4 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46页 |
3.3.1 Na_2S对EDTA淋洗液中重金属的去除实验 | 第43-44页 |
3.3.2 EDTA的回收及再利用实验 | 第44页 |
3.3.3 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试验 | 第44-45页 |
3.3.4 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及吸附试验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淋洗后土壤肥力恢复实验 | 第48-50页 |
引言 | 第48页 |
4.1 试验试剂和仪器 | 第48页 |
4.1.1 试验试剂 | 第48页 |
4.1.2 试验仪器 | 第48页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48-49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48页 |
4.2.2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4页 |
5.1 结论 | 第50-51页 |
5.2 展望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