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26页 |
0.1 引言 | 第8-9页 |
0.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第9-21页 |
0.2.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概况 | 第9-10页 |
0.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 | 第10-11页 |
0.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原理 | 第11-12页 |
0.2.4 含铱金属配合物的电致磷光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0.2.4.1 主链型电磷光发光聚合物材料 | 第13-16页 |
0.2.4.2 侧链型电磷光发光聚合物材料 | 第16-20页 |
0.2.4.3 树枝状含铱配合物的电磷光材料 | 第20页 |
0.2.4.4 超支化含铱配合物的电磷光聚合物材料 | 第20-21页 |
0.3 磷光化学传感器 | 第21-23页 |
0.3.1 磷光化学传感器检测机制 | 第21-22页 |
0.3.2 基于重金属铱配合物的磷光化学传感器 | 第22-23页 |
0.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第一章 主链型含铱磷光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第26-58页 |
1.1 引言 | 第26-27页 |
1.2 以聚芴为主链的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第27-42页 |
1.2.1 实验部分 | 第27-35页 |
1.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1.2.2.1 聚合物分子量与热稳定性能研究 | 第35-36页 |
1.2.2.2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研究 | 第36-39页 |
1.2.2.3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9-41页 |
1.2.2.4 聚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研究 | 第41-42页 |
1.3 以聚芴-咔唑为主链的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42-51页 |
1.3.1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1.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1.3.2.1 聚合物分子量与热稳定性能研究 | 第45-46页 |
1.3.2.2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研究 | 第46-49页 |
1.3.2.3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9-50页 |
1.3.2.4 聚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研究 | 第50-51页 |
1.4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制作和性能研究 | 第51-56页 |
1.4.1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 | 第51-53页 |
1.4.2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性能 | 第53-5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二章 新型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58-84页 |
2.1 引言 | 第58-5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59-66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59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59-61页 |
2.2.3 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 | 第61-65页 |
2.2.4 溶液的配制 | 第65-66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82页 |
2.3.1 磷光铱配合物(4-CzPhBt)_2Ir(Pytz)对金属阳离子的检测 | 第66-76页 |
2.3.2 磷光铱配合物(4-HOPhBt)_2Ir(Pytz)和[(PhPy)_2Ir(Pytz)]~+[PF_6]~-对pH检测 | 第76-8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84-86页 |
附录 | 第86-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个人简历 | 第106-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