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知觉图底关系的建筑外立面形式构成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与论题提出 | 第10-11页 |
·建筑外立面形式构成的提出 | 第10页 |
·视知觉图底关系的引用 | 第10-11页 |
·基础理论和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基础理论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2. 建筑外立面中图底关系的引入 | 第16-31页 |
·图底关系的整体性认知 | 第16-18页 |
·图底关系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图与底共同构成一个"格式塔" | 第17-18页 |
·建筑外立面中图底关系的表达方式 | 第18-30页 |
·建筑外立面与周围环境所构成的图底关系 | 第18-21页 |
·建筑外立面中的图底关系 | 第21-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3. 建筑外立面中图底的构成形式 | 第31-51页 |
·图与底的相对差异程度 | 第31-43页 |
·图与底的相对面积大小 | 第31-34页 |
·图与底的相对视觉重量 | 第34-37页 |
·图与底的相对形状 | 第37-38页 |
·图与底的相对方向 | 第38-40页 |
·特色建筑构件作为图 | 第40-43页 |
·图与底的相对位置关系 | 第43-50页 |
·图在底内部 | 第44-46页 |
·图在底边缘 | 第46-48页 |
·图突破底的界限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4. 建筑外立面中图底的组织方式 | 第51-83页 |
·建筑外立面的相似性组织 | 第51-65页 |
·相似性原则在建筑外立面中的表达 | 第51-58页 |
·相似性组织的形式变化 | 第58-62页 |
·相似性组织的延伸——整体网格 | 第62-65页 |
·建筑外立面的接近性组织 | 第65-70页 |
·接近性原则在建筑外立面中的表达 | 第65-69页 |
·接近性原则与相似性原则共同作用 | 第69-70页 |
·建筑外立面的完形性组织 | 第70-76页 |
·完形原则在建筑外立面中的表达 | 第70-71页 |
·非完好的"形"在建筑外立面中的作用 | 第71-76页 |
·建筑外立面的封闭性组织 | 第76-82页 |
·封闭性原则在建筑外立面中的表达 | 第76-78页 |
·封闭性原则在建筑外立面中的作用类型 | 第78-82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5. 建筑外立面中图底的视觉深度 | 第83-99页 |
·视觉如何感知到深度 | 第83-84页 |
·建筑外立面中的视觉深度变化 | 第84-91页 |
·图底关系体现的视觉深度 | 第84-85页 |
·图的"凸出"与"凹进"对视觉深度的影响 | 第85-91页 |
·建筑外立面中图底关系的多重层次与视觉深度 | 第91-98页 |
·建筑外立面中图底关系的多重层次 | 第91-94页 |
·建筑外立面中诸多层面的空间重叠 | 第94-96页 |
·完形性原则在诸多层面空间重叠中的作用 | 第96-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6. 总结 | 第99-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3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