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农场论文

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综述第14-20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20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2页
        1.3.1 研究思路第20-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2-24页
        1.4.1 创新之处第22页
        1.4.2 不足之处第22-24页
第2章 中国农垦制度概述分析第24-72页
    2.1 基本概念第24-27页
        2.1.1 农垦第24-25页
        2.1.2 农垦类型第25-26页
        2.1.3 农垦制度第26-27页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垦的相关思想第27-48页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大农业的思想第27-29页
        2.2.2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思想第29-31页
        2.2.3 毛泽东的屯垦思想第31-34页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农垦思想第34-48页
    2.3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历史追溯第48-72页
        2.3.1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发展历程第49-63页
        2.3.2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作用第63-65页
        2.3.3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经验启示第65-72页
第3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演化变迁过程第72-98页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农垦制度的背景分析第72-74页
        3.1.1 政治因素第72-73页
        3.1.2 经济因素第73-74页
        3.1.3 社会因素第74页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的历史改革第74-87页
        3.2.1 开拓创业阶段第75-80页
        3.2.2 曲折发展阶段第80-82页
        3.2.3 改革探索阶段第82-84页
        3.2.4 全面推进阶段第84-86页
        3.2.5 现代化建设阶段第86-87页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第87-92页
        3.3.1 经济成就第88-89页
        3.3.2 政治成就第89-91页
        3.3.3 边疆稳定第91-92页
    3.4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路径及经验第92-98页
        3.4.1 农垦制度改革路径第92-93页
        3.4.2 农垦制度改革经验第93-98页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运行现状分析第98-111页
    4.1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的战略定位第98-101页
        4.1.1 国家粮食安全的“中枢神经”第98-100页
        4.1.2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人”第100页
        4.1.3 区域经济发展的“纽带”第100-101页
    4.2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01-105页
        4.2.1 垦区间经济体制失衡第101-102页
        4.2.2 企业管理制度失位第102页
        4.2.3 垦区经营机制落后第102-104页
        4.2.4 组织制度缺乏竞争力第104-105页
    4.3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05-111页
        4.3.1 管理体制机制不畅第105-106页
        4.3.2 经营市场化水平低第106-109页
        4.3.3 区域差异下的驱动机制不同第109页
        4.3.4 经济主体投入能力低第109-111页
第5章 国外农垦制度的借鉴与启示第111-126页
    5.1 美国的农场制度的启示第111-116页
        5.1.1 美国农场的现状第111-114页
        5.1.2 美国农场的特点第114-116页
    5.2 法国的农场制度第116-119页
        5.2.1 法国农场的概况第116-117页
        5.2.2 法国农场的特点第117-119页
    5.3 日本的农场制度第119-123页
        5.3.1 日本农场的概况第119-121页
        5.3.2 日本农场的特点第121-123页
    5.4 对中国农垦制度的启示第123-126页
        5.4.1 家庭农场是农业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第123-124页
        5.4.2 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第124-125页
        5.4.3 国家支持和政策引导第125-126页
第6章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对策第126-150页
    6.1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需要坚持的原则第126-129页
        6.1.1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方向第126-127页
        6.1.2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要求第127-129页
        6.1.3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时机第129页
    6.2 中国农垦制度改革创新的对策第129-146页
        6.2.1 创新农垦土地管理方式第129-133页
        6.2.2 大力深化垦区集团化改革第133-135页
        6.2.3 全面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第135-138页
        6.2.4 构建新型农垦经营体系第138-142页
        6.2.5 完善农垦企业管理体制第142-144页
        6.2.6 改进优化农垦运行机制第144-146页
    6.3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展望第146-150页
结论第150-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65页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165-166页
后记第166-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及当代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