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复合氧化物催化碳烟燃烧和NO_x存储还原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柴油机尾气的特征、组成和危害第11-13页
     ·排放特征第11页
     ·尾气的组成第11-12页
     ·尾气的危害第12-13页
   ·柴油车排放法规第13页
   ·柴油车尾气控制技术第13-16页
     ·燃料的改进第13-14页
     ·柴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第14页
     ·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第14-16页
   ·碳烟燃烧催化剂第16-18页
   ·NO_x存储还原催化剂第18-19页
   ·问题的引出和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9-21页
第二章 实验内容第21-29页
   ·化学试剂及装置第21-23页
     ·化学试剂第21页
     ·碳烟颗粒第21-22页
     ·实验装置第22-23页
   ·实验气体第23页
   ·催化剂表征技术第23-25页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BET)第23页
     ·X–射线粉末衍射 (XRD)第23-24页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XAFS)第24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第24页
     ·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2–TPD)第24页
     ·动态储氧量(DOSC)测试第24-25页
   ·催化剂活性测试第25-27页
     ·碳烟燃烧活性测试第25页
     ·催化剂催化NO_x存储还原 (NSR)第25-27页
   ·碳烟催化燃烧的机理研究第27-29页
     ·碳烟等温氧化和厌氧滴定(ISO-TIT)第27-28页
     ·碳烟程序升温还原(Soot–TPR)第28页
     ·~(18)O同位素示踪反应第28-29页
第三章 YBA(CO_(1-x)M_x)_4O_(7+δ)型催化剂制备及催化碳烟燃烧性能第29-53页
   ·引言第29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29-30页
   ·催化剂活性和表征结果分析和讨论第30-44页
     ·新鲜催化剂XRD第30-31页
     ·碳烟燃烧活性测试结果分析第31-37页
     ·O_2–TPD第37-39页
     ·DOSC第39-43页
     ·BET第43-44页
   ·碳烟催化燃烧的机理研究第44-50页
     ·ISO-TIT第44-48页
     ·Soot–TPR第48-49页
     ·~(18)O同位素示踪反应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3页
第四章 Pd?K/MgAlO体系催化剂制备及NO_x存储还原性能第53-65页
   ·引言第53页
   ·催化剂的合成第53-54页
     ·单一催化剂合成的具体过程第53-54页
     ·基于单一催化剂基础上调配的复合型催化剂第54页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和讨论第54-57页
     ·XRD第54-55页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第55页
     ·成分分析第55-56页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表征第56-57页
   ·催化剂NO_x存储还原结果与讨论第57-64页
     ·单一催化剂的NSR第57-61页
     ·无CO_2和H_2O状态下不同空间结构催化剂的NSR第61-63页
     ·5% CO_2和 5% H_2O共存在状态下不同空间结构催化剂的NSR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致谢第75-77页
附录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吡啶构建的多齿配体的合成及其萃取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凝胶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