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理论研究 | 第8-12页 |
一、基于“心主血脉”理论探讨高血压共病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 | 第8-12页 |
(一)“心主血脉”是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 | 第8-9页 |
(二)“心主血脉”与“心藏神明”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 第9页 |
(三)“心主血脉”失常与高血压、焦虑障碍发病 | 第9-10页 |
(四)“火热灼脉,扰乱神明”是高血压共病焦虑障碍的核心病机 | 第10-12页 |
临床研究 | 第12-25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2-14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12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三)纳入标准 | 第13页 |
(四)排除标准 | 第13页 |
(五)剔除标准 | 第13-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一)病例采集 | 第14页 |
(二)统计学方法 | 第14页 |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14-25页 |
(一) 一般资料分析 | 第14-17页 |
(二)校正后危险因素分析 | 第17-19页 |
(三)证候、症状、舌脉分析 | 第19-25页 |
讨论 | 第25-31页 |
一、对一般资料分析结果的讨论 | 第25-26页 |
(一)年龄 | 第25页 |
(二)性别 | 第25-26页 |
(三)病程 | 第26页 |
二、对校正后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的讨论 | 第26-28页 |
(一)肥胖 | 第26-27页 |
(二)鼾眠 | 第27页 |
(三)不良事件(压力大、独身、亲人离世) | 第27-28页 |
(四)伴发抑郁 | 第28页 |
三、对三组证候、症状分析结果的讨论 | 第28-29页 |
(一)证候 | 第28-29页 |
(二)症状 | 第29页 |
四、对舌脉分析结果的讨论 | 第29-30页 |
五、对高血压共病焦虑障碍发病机制的总结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综述 | 第35-41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发表论文 | 第58-63页 |
详细摘要 | 第63-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