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纤维素的来源、组成及性质 | 第10-12页 |
·纤维素的发展史 | 第10页 |
·纤维素的来源 | 第10-11页 |
·纤维素的组成 | 第11页 |
·纤维素的性质 | 第11-12页 |
·纤维素基多层级结构的分析 | 第12-15页 |
·纤维素的结构 | 第12-13页 |
·棉纤维的多层级结构 | 第13-14页 |
·棉纱线的多层级结构 | 第14页 |
·棉织物的多层级结构 | 第14-15页 |
·纤维素基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纤维素基表面物理修饰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纤维素基表面化学修饰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接枝共聚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均相接枝共聚 | 第18页 |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非均相接枝共聚 | 第18-19页 |
·纤维素的传统接枝改性方法 | 第19页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19-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棉织物表面化学修饰的研究概述 | 第21-23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 第23-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3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2 棉织物表面聚氨酯成膜修饰的研究 | 第24-32页 |
·前言 | 第24-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实验药品 | 第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实验步骤 | 第26-27页 |
·聚氨酯涂层织物的结果表征 | 第27页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第27页 |
·红外光谱(FTIR-ATR)测试 | 第27页 |
·水接触角(OCA)测试 | 第27页 |
·透气性测试 | 第27页 |
·耐磨性测试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PU溶液浓度对膜在织物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27-28页 |
·PU膜涂层织物表面亲水性的变化 | 第28-29页 |
·PU膜涂层织物表面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页 |
·PU膜涂层织物表面透气性分析 | 第29-30页 |
·PU膜在织物表面耐磨性分析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棉织物表面接枝聚合修饰高分子膜的研究 | 第32-56页 |
·前言 | 第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8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32-33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棉织物表面接枝聚合成膜的反应机理 | 第34-35页 |
·实验步骤 | 第35-36页 |
·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36-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53页 |
·棉织物表面接枝MAH结果与表征 | 第38-40页 |
·织物表面HEMA聚合成膜结果与表征 | 第40-44页 |
·PHEMA膜一体化复合织物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分析 | 第44-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4 棉织物表面制备微纳结构疏水性的探究 | 第56-66页 |
·前言 | 第56-58页 |
·疏水性的相关理论 | 第56-57页 |
·棉织物表面疏水性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第57-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实验材料及药品 | 第58-59页 |
·实验仪器 | 第59页 |
·实验步骤 | 第59-60页 |
·结果表征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MAH预接枝修饰对织物表面构筑粗糙结构的影响 | 第60-61页 |
·HEMA/BMA/TFEMA修饰后棉织物表面结构形貌的分析 | 第61-62页 |
·HEMA/BMA/TFEMA修饰后棉织物表面的接触角分析 | 第62-64页 |
·HEMA/BMA/TFEMA修饰后棉织物表面红外光谱的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结论 | 第66-68页 |
·本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67页 |
·本论文尚存在的问题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