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5页 |
·写作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页 |
·论文结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3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资本账户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 第15-30页 |
·资本账户开放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渊源 | 第16-17页 |
·早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第16页 |
·近代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第16-17页 |
·现代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理论 | 第17页 |
·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实践及其借鉴意义 | 第17-21页 |
·马来西亚 | 第17-18页 |
·韩国 | 第18-19页 |
·印度 | 第19-20页 |
·泰国 | 第20-21页 |
·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实践 | 第21-30页 |
·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历程 | 第22页 |
·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现状 | 第22-30页 |
第3章 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扰动效应分析 | 第30-41页 |
·模型框架 | 第30-31页 |
·ARCH模型 | 第30页 |
·VAR模型 | 第30-31页 |
·VEC模型 | 第31页 |
·格兰杰因果分析 | 第31页 |
·模型指标 | 第31-33页 |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 | 第31-32页 |
·金融市场波动率 | 第32页 |
·金融市场发展程度 | 第32-33页 |
·模型建立 | 第33-39页 |
·金融市场波动率的获取 | 第33-36页 |
·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市场发展以及金融市场波动间的关系 | 第36-39页 |
·模型结论 | 第39-41页 |
第4章 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扰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原因 | 第41-49页 |
·金融市场参与者不成熟 | 第41-42页 |
·个人参与者 | 第41页 |
·企业参与者 | 第41-42页 |
·金融机构参与者 | 第42页 |
·政府参与者 | 第42页 |
·金融产品体系不完善 | 第42-44页 |
·优质投资渠道匮乏导致金融市场投机氛围浓厚 | 第42-43页 |
·金融避险工具不足削弱境外金融机构的投资热情 | 第43-44页 |
·金融制度安排落后 | 第44-45页 |
·利率市场化改革落后 | 第44页 |
·汇率制度改革落后 | 第44-45页 |
·国际热钱的监管不到位 | 第45-49页 |
·国际热钱流动的原因 | 第45-47页 |
·国际热钱监管的漏洞 | 第47-49页 |
第5章 进一步推进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相关政策建议 | 第49-54页 |
·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 第49页 |
·基于上海自贸区经验探索资本账户开放模式 | 第49-50页 |
·培育高素质的金融市场参与者 | 第50-51页 |
·完善金融产品体系 | 第51-52页 |
·协调推进利率汇率制度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 | 第52页 |
·加强对国际热钱的金融监管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