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1 绪论 | 第7-16页 |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选题意义 | 第8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8-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 ·引力模型理论演进 | 第11-12页 |
| ·引力模型的应用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 2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双边货物贸易概况 | 第16-27页 |
|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的国际货物贸易状况 | 第16-18页 |
| ·中国的国际货物贸易状况 | 第16-17页 |
| ·哈萨克斯坦的国际货物贸易状况 | 第17-18页 |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货物贸易现状 | 第18-26页 |
| ·双边货物贸易规模及增长速度 | 第19-20页 |
| ·双边货物贸易差额 | 第20-21页 |
| ·双边货物贸易商品结构 | 第21-22页 |
| ·双边货物贸易主要产品细化分析 | 第22-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中-哈双边货物贸易潜力的前提:贸易关系互补 | 第27-37页 |
| ·贸易关系测算指标 | 第27-28页 |
| ·贸易比较优势指数 | 第27页 |
| ·贸易互补性指数 | 第27-28页 |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货物贸易关系测算 | 第28-35页 |
| ·双边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测算 | 第28-33页 |
| ·双边货物贸易的互补性测算 | 第33-35页 |
| ·中哈双边货物贸易关系互补原因简析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货物贸易潜力实证研究 | 第37-48页 |
| ·引力模型概述 | 第37-38页 |
| ·基础贸易引力模型 | 第37-38页 |
| ·扩展贸易引力模型 | 第38页 |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货物贸易引力模型构建 | 第38-41页 |
| ·变量选择 | 第38-39页 |
| ·样本及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 ·模型构建 | 第40-41页 |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货物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1-45页 |
| ·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 ·模型检验 | 第42-43页 |
| ·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页 |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货物贸易潜力估算 | 第45-47页 |
| ·贸易潜力估算过程 | 第45-46页 |
| ·贸易潜力估算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5 推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货物贸易潜力实现的对策建议 | 第48-53页 |
| ·国家层面 | 第48-50页 |
|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制定有效边贸政策 | 第48-49页 |
| ·优化出.商品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 第49页 |
| ·加快.岸基础建设,提高国际货运能力 | 第49-50页 |
| ·区域层面 | 第50-51页 |
| ·利用区位优势条件,加快电子商务发展 | 第50页 |
| ·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加工产业升级 | 第50页 |
| ·推动边境.岸发展,搭建经贸发展新平台 | 第50-51页 |
| ·加强两国金融合作,促进本币贸易结算 | 第51页 |
| ·企业层面 | 第51-53页 |
| ·培育发展优质产品,打造企业品牌形象 | 第51-52页 |
|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