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脂质体载药系统简介 | 第12-23页 |
| ·概述 | 第12-13页 |
| ·组成和结构 | 第13-15页 |
| ·脂质体的分类 | 第15-16页 |
|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第16-17页 |
| ·脂质体的修饰 | 第17-18页 |
| ·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 第18-21页 |
| ·脂质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 第21-23页 |
| ·表面修饰剂 | 第23页 |
| ·模型药物的性质与结构 | 第23-24页 |
| ·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选题意义 | 第24页 |
|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第2章 羧甲基壳聚糖修饰的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25-41页 |
| ·引言 | 第25-26页 |
| ·实验仪器与药剂 | 第26页 |
| ·仪器 | 第26页 |
| ·试剂 | 第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 ·脂质体的制备 | 第26-27页 |
| ·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第27页 |
| ·羧甲基壳聚糖的纯化 | 第27页 |
| ·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27-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0页 |
| ·羧甲基壳聚糖红外谱图 | 第29-30页 |
| ·羧甲基壳聚糖修饰后脂质体形貌 | 第30-31页 |
| ·羧甲基壳聚糖修饰后脂质体粒径及其分布 | 第31页 |
| ·载药方法与处方对于包封率的影响 | 第31-34页 |
| ·不同pH值下的药物体外缓释 | 第34-35页 |
| ·细胞培养基中的药物释放 | 第35-36页 |
| ·不同温度下的药物释放 | 第36页 |
| ·储存稳定性 | 第36-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3章 羧甲基壳聚糖修饰的阿霉素脂质体体外细胞实验 | 第41-58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1-42页 |
| ·仪器 | 第41-42页 |
| ·试剂 | 第42页 |
| ·细胞株 | 第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 ·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 第42页 |
| ·脂质体对细胞的毒性 | 第42-43页 |
| ·细胞抑制实验 | 第43页 |
| ·细胞摄取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6页 |
| ·细胞毒性 | 第43-46页 |
| ·细胞抑制 | 第46-50页 |
| ·细胞摄取 | 第50-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4章 羧甲基壳聚糖修饰的阿霉素脂质体药动学及体内分布研究 | 第58-68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8-59页 |
| ·仪器 | 第58页 |
| ·试剂 | 第58-59页 |
| ·实验动物 | 第59页 |
| ·血浆和各组织中药物含量的测定 | 第59-61页 |
| ·血浆和各组织中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59-60页 |
| ·动物实验设计 | 第60-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6页 |
| ·标准曲线方程的确定 | 第61-63页 |
| ·药动学曲线方程的确定 | 第63-65页 |
| ·药物在不同组织的分布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5章 羧甲基壳聚糖修饰的阿霉素脂质体抗肿瘤作用研究 | 第68-74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实验仪器与药剂 | 第68-69页 |
| ·仪器 | 第68页 |
| ·试剂 | 第68-69页 |
| ·细胞培养与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69-70页 |
| ·细胞培养 | 第69页 |
| ·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69页 |
| ·实验设计 | 第69-7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3页 |
| ·MB231核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70页 |
| ·不同药剂的治疗效果 | 第70-72页 |
| ·在组织内的药物分布 | 第72-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