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文章框架及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文章框架 | 第11-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规范分析方法 | 第14页 |
·定量与实证分析法 | 第14页 |
·可能的创新点、论文难点及不足 | 第14-15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页 |
·论文难点或不足 | 第14-15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高新技术产品的界定 | 第15页 |
·二元边际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技术创新影响出口二元边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26页 |
·技术创新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技术创新综述 | 第17-18页 |
·技术引进促进技术创新相关文献 | 第18-19页 |
·自主研发促进技术创新相关文献 | 第19页 |
·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相关文献 | 第19-20页 |
·贸易的二元边际相关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贸易二元边际测度的研究 | 第21-22页 |
·二元边际的性质和福利的研究 | 第22页 |
·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2-23页 |
·技术创新影响出口二元边际的相关文献 | 第23-24页 |
·文献评述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技术创新影响出口二元边际的机理分析 | 第26-34页 |
·技术创新影响出口二元边际的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 | 第26-27页 |
·克鲁格曼的南北贸易模型 | 第27-28页 |
·自主研发影响出口二元边际的数理推导 | 第28-31页 |
·技术引进影响出口二元边际的数理推导 | 第31-34页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及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 第34-44页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 | 第34-38页 |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 第34-36页 |
·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情况 | 第36-37页 |
·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行业结构 | 第37-38页 |
·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 | 第38-40页 |
·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计算方法 | 第39页 |
·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情况 | 第39-40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现状 | 第40-44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研发投入现状 | 第40-41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引进现状 | 第41-44页 |
第五章 技术创新影响对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实证分析 | 第44-55页 |
·实证分析框架与待检验假说 | 第44-45页 |
·实证分析框架 | 第44页 |
·待检验假说 | 第44-45页 |
·模型相关变量解释 | 第45-47页 |
·模型设定及实证过程 | 第47-55页 |
·变量相关系数检验 | 第47-48页 |
·拟合图 | 第48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48-49页 |
·协整检验 | 第49-50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50-52页 |
·GMM工具变量法估计过程 | 第52-55页 |
第六章 实证结论及相关对策建议 | 第55-58页 |
·实证结论 | 第55-56页 |
·相关对策建议 | 第56-58页 |
·加大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第56页 |
·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合理调整研发投向 | 第56-57页 |
·重视技术引进,以技术引进带动自主研发能力提高 | 第57页 |
·缩小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成本差距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