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目标雷达数据采集计划编排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数据采集计划编排系统的简介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本文的创新 | 第13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 第2章 空间目标的轨道力学基础 | 第15-23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空间观测常用坐标系 | 第15-18页 |
| ·地心赤道坐标系 | 第16页 |
| ·测站地平坐标系 | 第16-17页 |
| ·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 第17-18页 |
| ·空间目标运动的轨道模型 | 第18-22页 |
| ·轨道力学基础 | 第18-19页 |
| ·二体模型及轨道根数 | 第19-22页 |
| ·轨道计算递推模型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空间目标观测的几何模型基础 | 第23-32页 |
| ·ISAR的成像特性 | 第23-24页 |
| ·ISAR成像观测几何模型 | 第24-31页 |
| ·理想转台模型 | 第24-25页 |
| ·低轨空间目标ISAR成像观测几何 | 第25-27页 |
| ·成像平面特性分析 | 第27-30页 |
| ·成像视角特性分析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计划编排系统的开发框架 | 第32-35页 |
| ·计划编排系统常用的开发框架 | 第32-33页 |
| ·C/S结构体系 | 第32-33页 |
| ·B/S结构体系 | 第33页 |
| ·NET框架 | 第33-34页 |
| ·数据库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5章 数据采集计划编排系统的的实现 | 第35-75页 |
| ·计划编排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35-45页 |
| ·系统架构分析 | 第35-36页 |
| ·计划编排系统的功能需求 | 第36-38页 |
| ·系统接口设计 | 第38-44页 |
| ·模块设计 | 第44-45页 |
| ·本节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45页 |
| ·计划编排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第45-66页 |
| ·信息管理模块 | 第45-50页 |
| ·观测设备管理 | 第50-51页 |
| ·空间目标特性分析 | 第51-55页 |
| ·观测计划制定 | 第55-61页 |
| ·观测计划管理 | 第61-63页 |
| ·界面设计 | 第63-66页 |
| ·计划编排系统客户端设计 | 第66页 |
| ·计划编排系统浏览器端设计 | 第66页 |
| ·应用与分析 | 第66-74页 |
| ·系统部署与安装 | 第66页 |
| ·系统应用实例 | 第66-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