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坊沟流域暴雨侵蚀与坡面人工降雨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坡面尺度水土流失 | 第11-13页 | 
| ·小流域尺度水土流失 | 第13-14页 | 
| ·暴雨下的水土流失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坡面尺度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 第14-15页 | 
| ·小流域暴雨侵蚀 | 第15页 | 
| ·坡面土壤水分动态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7-22页 |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 ·地形地貌 | 第17-19页 | 
| ·土壤与植被 | 第19-20页 | 
| ·土壤类别及特征 | 第19-20页 | 
| ·植被覆盖 | 第20页 | 
| ·河流水系 | 第20页 | 
| ·水土流失治理概况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坡面人工降雨试验研究 | 第22-42页 | 
| ·试验设计 | 第22-25页 | 
| ·试验场地 | 第22页 | 
| ·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 第22-23页 | 
| ·试验过程 | 第23-24页 | 
| ·数据收集 | 第24-25页 | 
| ·坡面产流阈值研究 | 第25-29页 | 
| ·降雨强度与产流阈值之间的关系 | 第25-26页 | 
| ·坡度对产流阈值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植被覆盖对产流阈值的影响 | 第27-29页 | 
| ·坡面地表径流研究 | 第29-32页 | 
| ·降雨强度与径流深的关系 | 第29-31页 | 
| ·坡度对于径流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植被覆盖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 第32页 | 
| ·坡面产沙研究 | 第32-36页 | 
| ·降雨强度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 第32-34页 | 
| ·坡度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植被覆盖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坡面产沙过程研究 | 第36-37页 | 
| ·次降雨坡面产沙模型研究 | 第37-42页 | 
| ·RUSLE模型在坡面的应用 | 第37-40页 | 
| ·经验模型在纸坊沟流域的应用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小流域暴雨侵蚀研究 | 第42-63页 | 
| ·资料来源 | 第42页 | 
| ·暴雨特征 | 第42-49页 | 
| ·暴雨识别 | 第43页 | 
| ·暴雨年际(内)分布特征 | 第43-44页 | 
| ·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 第44-45页 | 
| ·降雨量等值线 | 第45-49页 | 
| ·径流特征 | 第49-53页 | 
| ·累计距平法 | 第49-50页 | 
| ·归一化分析 | 第50页 | 
| ·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 | 第50-52页 | 
| ·次暴雨径流特征 | 第52-53页 | 
| ·泥沙特征 | 第53-57页 | 
| ·暴雨产沙年际变化 | 第53-54页 | 
| ·径流对产沙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泥沙主要来源 | 第55页 | 
| ·典型暴雨水沙过程 | 第55-57页 | 
| ·次暴雨产水产沙模拟 | 第57-63页 | 
| ·相关性分析方法 | 第57页 | 
| ·参数相关性分析 | 第57-60页 | 
| ·暴雨径流模拟 | 第60-61页 | 
| ·暴雨侵蚀模拟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坡面土壤含水率特征研究 | 第63-69页 | 
| ·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 | 第63-67页 | 
| ·土壤水分日变化 | 第63-65页 | 
| ·土壤水分垂向变化 | 第65-66页 | 
| ·不同坡度、坡位含水率变化 | 第66-67页 | 
| ·表层土壤水消耗 | 第67-69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