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超细晶6061Al-Mg-Si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行为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9页
   ·6000系铝合金的研究意义第12页
   ·大塑性变形技术第12-17页
     ·高压扭转 (HPT) 工艺第13-14页
     ·累积轧合 (ARB) 工艺第14-15页
     ·循环挤压压缩 (CEC) 工艺第15页
     ·多向锻造 (MDF) 工艺第15-16页
     ·扭挤 (TE)第16-17页
   ·等通道转角挤压第17-20页
     ·等通道转角挤压的工艺原理及特点第17-18页
     ·等通道转角挤压的影响因素第18-20页
   ·摩擦学基本知识第20-27页
     ·摩擦理论第21-23页
     ·磨损理论第23-24页
     ·影响超细晶金属摩擦性能的因素第24-27页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实验过程及分析测试方法第29-36页
   ·实验材料及工艺流程第29页
     ·原材料及成分第29页
     ·试验工艺流程图第29页
   ·样品制备第29-32页
     ·ECAP样品的制备第29-31页
     ·样品的切割第31-32页
     ·固溶时效处理第32页
   ·磨损试验第32-33页
   ·性能与表征第33-36页
     ·拉伸实验第33页
     ·XRD分析第33-34页
     ·差示扫描量热法第34页
     ·显微组织分析第34页
     ·能谱分析(EDS)第34-35页
     ·表面轮廓测试第35-36页
第三章 6061铝合金的强化韧化机制第36-53页
   ·XRD分析第36-39页
   ·DSC热分析第39-42页
   ·微观结构第42-45页
   ·力学性能第45-47页
   ·讨论第47-52页
     ·强化机制第47-49页
     ·大塑性变形6000系铝合金的强韧性第49-52页
   ·结论第52-53页
第四章 6061铝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第53-79页
   ·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特性第53-57页
     ·摩擦系数第53-54页
     ·平均摩擦系数第54-56页
     ·磨损率的比较第56-57页
   ·三维形貌分析第57-61页
     ·载荷 10N时形貌分析第57-59页
     ·载荷 25N时形貌分析第59-61页
   ·磨损表面分析第61-67页
     ·载荷 5N时磨损表面形貌第61-62页
     ·载荷 10N时磨损表面形貌第62-64页
     ·载荷 25N时磨损表面形貌第64-65页
     ·能谱分析第65-67页
   ·剖面分析第67-69页
   ·磨屑分析第69-72页
   ·磨损机制第72-73页
   ·讨论第73-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2页
   ·结论第79-81页
   ·创新与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l-Ti-B-O复合细化剂的细化机理研究
下一篇:欧盟碳市场复杂性及碳价混沌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