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益生菌概述 | 第13-14页 |
·益生菌特性 | 第13页 |
·水产养殖中益生菌作用 | 第13页 |
·常作用于养殖水体的益生菌种类 | 第13-14页 |
·益生菌快速检测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益生菌快速检测发展方向 | 第14页 |
·亚硝酸细菌概述 | 第14-16页 |
·亚硝酸细菌的系统发育 | 第14-15页 |
·亚硝酸细菌在养殖水域的作用 | 第15页 |
·亚硝酸细菌快速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亚硝酸细菌快速检测的发展方向及展望 | 第16页 |
·氨单加氧酶(Ammonia Monooxygenase,AMO)概述 | 第16-18页 |
·氨单加氧酶(AMO)作用机理 | 第17页 |
·氨单加氧酶(AMO)基本特性 | 第17页 |
·亚硝酸细菌作用机理 | 第17页 |
·氨单加氧酶编码基因(amo A)概述 | 第17-18页 |
·氨单加氧酶编码基因(amo A)在亚硝酸细菌种群研究上的应用 | 第18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概述 | 第18-26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原理 | 第19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种类 | 第19-23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特点 | 第23-24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定量方法 | 第24-25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应用 | 第25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 第25-26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第2章 建立海科贝特氏菌(Cobetia marina)amo A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 | 第27-43页 |
·前言 | 第27-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8-31页 |
·实验菌种的活化和扩培 | 第28-29页 |
·实验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LB培养基配制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7页 |
·海科贝特氏菌总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海科贝特氏菌总DNA的提取 | 第31页 |
·海科贝特氏菌总DNA的检测 | 第31-32页 |
·海科贝特氏菌amo A基因全长的克隆 | 第32-35页 |
·amo A基因全长引物设计 | 第32页 |
·amo A全基因片段扩增 | 第32-33页 |
·amo A基因PCR产物回收纯化 | 第33-34页 |
·amo A基因PCR产物的连接转化及标准阳性模板的制备 | 第34-35页 |
·建立海科贝特氏菌amo A基因片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 | 第35-37页 |
·amo A基因片段特异性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 | 第35-36页 |
·普通PCR对amo A基因片段特异性荧光定量PCR引物的检验 | 第36页 |
·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 | 第36页 |
·制作标准曲线检验PCR扩增效率 | 第36页 |
·海科贝特氏菌amo A基因片段特异性荧光定量PCR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41页 |
·海科贝特氏菌总DNA的提取 | 第37页 |
·海科贝特氏菌amo A基因全长的克隆 | 第37-38页 |
·普通PCR对amo A基因片段特异性荧光定量PCR引物的检验 | 第38-39页 |
·海科贝特氏菌amo A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荧光定量PCR在基因表达分析上的优势 | 第41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1-42页 |
·海科贝特氏菌amo A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42-43页 |
第3章 组装海科贝特氏菌(Cobetia marina)amo A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 | 第43-51页 |
·前言 | 第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实验细菌 | 第43页 |
·实验试剂 | 第43-44页 |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海科贝特氏菌总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44页 |
·海科贝特氏菌总DNA的提取 | 第44页 |
·海科贝特氏菌总DNA的检测 | 第44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组装 | 第44-46页 |
·试剂盒的组成 | 第44-45页 |
·试剂盒的操作使用 | 第45页 |
·试剂盒的结果判定 | 第45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5-46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反应条件的优选 | 第46页 |
·特异性引物用量的优选 | 第46页 |
·反应退火温度的优选 | 第46页 |
·实验结果 | 第46-49页 |
·海科贝特氏菌总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46-47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组装 | 第47-48页 |
·特异性引物浓度的优选 | 第48页 |
·反应退火温度的优选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第4章 海科贝特氏菌(Cobetia marina)amo A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各项指标的检测 | 第51-62页 |
·前言 | 第51页 |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实验细菌 | 第51页 |
·实验试剂 | 第51-52页 |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海科贝特氏菌总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52页 |
·海科贝特氏菌总DNA的提取 | 第52页 |
·海科贝特氏菌总DNA的检测 | 第52页 |
·试剂盒特异性检测 | 第52页 |
·试剂盒灵敏度检测 | 第52-53页 |
·阳性标准品梯度检测 | 第52-53页 |
·菌液梯度检测 | 第53页 |
·试剂盒重复性检测 | 第53页 |
·试剂盒稳定性检测 | 第53页 |
·确定试剂盒保存期 | 第53页 |
·实验结果 | 第53-60页 |
·海科贝特氏菌总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53-54页 |
·试剂盒特异性检测 | 第54-55页 |
·试剂盒灵敏度检测 | 第55-58页 |
·阳性标准品梯度检测 | 第55-56页 |
·菌液梯度检测 | 第56-58页 |
·试剂盒重复性检测 | 第58-59页 |
·试剂盒稳定性检测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