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籍华裔学者商伟的《儒林外史》研究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20页 |
第一节 《儒林外史》国内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第二节 《儒林外史》境外研究概述 | 第14-17页 |
第三节 商伟的学术研究经历和成果价值 | 第17-19页 |
第四节 本文选题、研究思路及研究价值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儒林外史》的作者、版本与文人小说 | 第20-33页 |
第一节 吴敬梓生平交往与小说情节、人物之关系 | 第20-23页 |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版本与末回“伪作”问题 | 第23-28页 |
第三节 作为文人小说的《儒林外史》 | 第28-31页 |
一、 文人小说的产生、特点与发展 | 第28-29页 |
二、 文人小说对十八世纪文化转折的意义 | 第29-30页 |
三、 《儒林外史》作为文人小说的价值 | 第30-31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儒林外史》叙述方式的创新 | 第33-57页 |
第一节 不同于正史的叙述形态 | 第33-37页 |
一、 对史传模式的继承 | 第33-34页 |
二、 对史传模式的创新 | 第34-37页 |
第二节 不同于传统章回小说的叙述创新 | 第37-46页 |
一、 结构上的创新 | 第37-41页 |
二、 叙述者的创新 | 第41-44页 |
三、 对经典文本的戏仿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反讽性 | 第46-56页 |
一、 反讽与道德想象 | 第47-52页 |
二、 反讽与诗意 | 第52-5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三章 《儒林外史》对儒礼困境的反映与思考 | 第57-72页 |
第一节 《儒林外史》创作的思想文化背景 | 第58-61页 |
一、 颜李学派的形成及其学说 | 第59-60页 |
二、 《儒林外史》与颜李学派 | 第60-61页 |
第二节 《儒林外史》折射的儒礼困境 | 第61-63页 |
第三节 《儒林外史》对儒礼的反思与重构 | 第63-70页 |
一、 儒礼实践的困局 | 第64-69页 |
二、 精英文化的救赎 | 第69-7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7页 |
一、 商伟的《儒林外史》研究 | 第72-75页 |
二、 《儒林外史》研究的新趋势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6页 |
后记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