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研究思路、重点和难点 | 第12-13页 |
五、研究创新及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一章 股权众筹监管概述 | 第14-23页 |
一、我国股权众筹及其监管概述 | 第14-19页 |
(一) 股权众筹的兴起及意义 | 第14-15页 |
(二) 股权众筹监管与一般证券监管的区别 | 第15-19页 |
(三) 我国股权众筹监管的情况 | 第19页 |
二、股权众筹监管面对的风险 | 第19-20页 |
(一) 来自融资者的风险 | 第19-20页 |
(二) 来自众筹平台的风险 | 第20页 |
(三) 来自投资者的风险 | 第20页 |
三、股权众筹监管趋势 | 第20-23页 |
(一) 我国监管转型的要求和理念 | 第21-22页 |
(二) 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 | 第22页 |
(三) 股权众筹监管趋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股权众筹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 第23-27页 |
一、股权众筹监管的目标 | 第23页 |
二、股权众筹监管的原则 | 第23-27页 |
(一) 立法收益大于立法成本 | 第23-24页 |
(二) 效率(促进资本形成)与安全(投资者保护)平衡 | 第24页 |
(三) 契合本土现实 | 第24-25页 |
(四) 鼓励监管创新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中美两国股权众筹监管相关方案的比较分析 | 第27-51页 |
第一节 美国众筹监管体制的分析和借鉴 | 第27-40页 |
一、美国众筹监管立法情况 | 第27-28页 |
二、美国众筹监管内容评析 | 第28-40页 |
(一) 美国众筹监管体制整体评价 | 第28-29页 |
(二) 美国众筹监管三个争议较大的规定评析 | 第29-40页 |
第二节 我国股权众筹监管方案及存在的问题—以《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展开 | 第40-46页 |
一、《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内容概况 | 第40-42页 |
二、《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内容评析 | 第42-46页 |
(一) 《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整体评价 | 第42-43页 |
(二) 《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三个争议较大的规定评析 | 第43-46页 |
第三节 中美股权众筹监管相关模式评析 | 第46-51页 |
一、中美股权众筹监管的不同 | 第46-49页 |
(一) 监管主体不同 | 第46-47页 |
(二) 监管对象不同 | 第47页 |
(三) 监管体制不同 | 第47页 |
(四) 监管环境不同 | 第47-49页 |
二、美国众筹监管经验的借鉴 | 第49-51页 |
(一) 动态利益平衡的理念运用 | 第49-50页 |
(二) 制度设计的完备性 | 第50页 |
(三) 监管布局的全面性 | 第50页 |
(四) 本土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构建适合我国的股权众筹监管框架 | 第51-64页 |
一、完善股权众筹监管的思路 | 第51页 |
二、完善股权众筹监管的具体建议 | 第51-64页 |
(一) 完善股权众筹市场监管 | 第51-57页 |
(二) 加强众筹市场基础培育 | 第57-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