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学习、研究论文

布依族婚姻习惯法研究--以贵州省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0页
 一、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
 二、布依族及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历史概况第8-9页
 三、调查的主要研究方法第9-10页
  (一)访谈法第9页
  (二)文献研究第9-10页
第一章 调研概况第10-12页
 一、调查点的基本情况第10-11页
  (一)自然地理条件第10页
  (二)人文状况第10-11页
  (三)基础设施状况第11页
  (四)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第11页
 二、调查的经过第11-12页
第二章 布依族婚姻习惯法调查内容第12-20页
 一、布依族婚姻习惯法中结婚对象的选择第12-14页
  (一)浪冒浪哨第12-14页
  (二)父母包办婚姻第14页
 二、布依族婚姻习惯法中的结婚程序第14-16页
  (一)提亲与定亲第14-15页
  (二)结婚酒第15页
  (三)夫妇同居与不坐家制度第15-16页
 三、布依族习惯法中的其他婚姻制度第16-18页
  (一)同姓不婚第16页
  (二)抢婚第16-17页
  (三)退婚与逃婚第17页
  (四)姑舅表亲第17-18页
  (五)离婚第18页
 四、布依族习惯法在新时期的变迁第18-20页
  (一)传统社会组织的秩序调控作用发生弱化第18-19页
  (二)婚姻缔结程序第19-20页
第三章 布依族婚姻习惯法的分析第20-24页
 一、20 布依族婚姻习惯法的特点分析第20-21页
  (一)历史传承性第20页
  (二)时代性第20-21页
  (三)民族性第21页
  (四)地域性第21页
 二、布依族婚姻习惯法变迁的原因分析第21-22页
  (一)经济的发展是根本因素第21-22页
  (二)政治、社会、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是重要外部因素第22页
  (三)国家法的宣传和人民法治意识的提高对其造成一定的冲击第22页
 三、布依族婚姻习惯法存在的正当性分析第22-24页
  (一)民族心理的重要体现第23页
  (二)反映了人民的社会需要第23页
  (三)体现了婚姻法中公正、合理观念第23-24页
 四、布依族婚姻习惯法的不合理之处第24页
  (一)婚姻自由与父母包办婚姻并存第24页
  (二)对彩礼和大操大办婚礼的要求,加重了家庭的负担第24页
第四章 司法适用过程中布依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调适第24-30页
 一、布依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在司法适用过程中的冲突第24-27页
  (一)布依族婚姻习惯法的地位和作用仍然受到质疑第24-26页
  (二)贵州布依族婚姻习惯与现代婚姻的碰撞第26页
  (三)在司法适用中布依族婚姻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冲突第26-27页
 二、布依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冲突的司法调适第27-30页
  (一)地方性立法应更多体现已有的婚姻习惯的影响第27页
  (二)确立布依族婚姻习惯法的适用原则第27-29页
   1、在现行法缺位时,应尊重民族习惯适用习惯法第28页
   2、在特定条件下,布依族婚姻习惯法作为制定法的补充适用第28页
   3、制定法优先适用,并且明令禁止某些传统布依族婚姻习惯法的适用28第28-29页
  (三)法律的普及和良好的观念的宣传第29-30页
结语第30-31页
主要参考资料和文献第31-33页
致谢第33-3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寨村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失地农民法律权益保障社会调查--以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为例